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凡随顺佛道,为法所资养者,谓之法子。观无量寿经曰:法子汝乘大乘,解第一义。...(术语)比丘离四种之邪命法而清净活命,谓之净命。即八正道中之正命也。又以清净之心为生命,谓之净命。维摩经菩萨...【跋阇】 此云避。善见律云:毗舍离王及夫人,未登位时,共牧牛儿出门游戏,乃以脚[路-各+習]牧牛人儿。其儿泣...梵名 Lokottara-vāda。音译卢俱多罗婆拖、卢迦尉多罗,或卢俱多罗婆地(梵 Lokottara-vādin)。又作出世说部、出...(术语)言我得增上之法而起慢心也。如未得圣道,谓为已得是也。七慢之一。俱舍论十九曰:于未证得殊胜德中,谓已证...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Dachenglu 佛教大乘戒律书的总称。又称大乘毗尼、菩萨毗尼或菩萨律藏、菩萨调伏藏等。为修大乘菩萨行者应该受持...(一)迷譬如海,觉犹如岸,破迷而开悟,即称为登觉岸。即一般所谓之涅槃、彼岸。 (二)(1286~?)元代僧。乌程(浙...(杂语)为闻说法而集会之听众座场也。又与会场同。...东晋僧。敦煌人,俗姓孟。少怀隐遁之志,诵经四十余万言。山居行道,不食谷物,仅食柏实、松脂、细石子等物,不畏寒...梵语 upavāsa,巴利语同。又作优婆娑、邬婆婆沙。意译作近住、善宿。指在家受持八关斋戒者。故八关斋戒又称近住戒...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有一天,法启禅师听到几个小沙弥在讨论佛教宗派的问题,有的说禅宗第一,有的说禅宗最好,议论间不乏对其他佛教门派...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槃特尊者告诉他的弟弟朱利槃特:如果你无法忆持佛陀之教法与戒律,那就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难免没有魔来。魔有内魔,有外魔;外魔易退,内魔难降。如不能降,...
念佛人能够由专修净业这种善根,感通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受人天报,...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执境为有,唯欲避境趋寂。故闻净土化生,心不喜乐。如诸声闻,不见舍...
大凡修净土法门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我们在《无量寿经》知道,三辈往生共有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叙述黄帝问路的故事。黄帝与六位贤士去访问一位修道的隐士,在山上迷了路,当时,...
那么这八句我们看看,第一句亲近老成 ,就是亲近善知识。这个老成 就是指阅历丰富,对世间人情非常练达,道心很坚固...
慧沐(唐越州明心院)[《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沐。俗姓祝氏。即世暨阳人也。代为着姓。沐幼冲之岁家法严明。训授儒经郁成造秀。将随计吏谒觉智寺契真禅师。即谥大观者是也。因以微讽。沐由兹开悟。明年剃度。乃诣洪井。礼观音禅师顿了心契。咸通七载还归故乡。邑宰韦公乃率信心者造栖真院。四方禅客无远不届。廉使裴延鲁召沐。因营鉴水坊精舍成还以坊为题榜。既而居之安而能迁。允明州掾齐肇请住玉笥峰。未久而卒。寿八十八。腊四十五。则。干宁五年七月三日也。
上篇:全玼(唐南岳山)[《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下篇:亡名(祝融峰禅者)(唐幽州南瓦窑)[《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子题:诸律先和后欲、四分先欲后和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诸律先和后欲,由取答缘以应欲务也。四分先欲后和,文如...
法子
净命
跋阇
说出世部
增上慢
真如
大乘律(Mahayana Vinaya)
觉岸
会座
单道开
邬波婆沙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哪一宗最好

扫除尘垢得解脱
印光大师: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极乐世界的天人

为何华不著菩萨,只粘著声闻众

净土行人如何分辨杂修夹杂
黄帝与牧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