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草衣在南岳炎方壮年。即可未知。衰老徙居幽朔。耐否。如能则上上根胜士也。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譬喻)佛法之高,譬如山也。涅槃经十九曰:法山欲颓,法船欲沈。大集经五十六曰:法河永枯涸,法山欲崩颓。...(术语)清净之佛国也。华严经七曰:广大净刹皆成就。行事钞下四之一曰:作从佛往净刹之意。...【迦毗罗】 梁言青色,亦名劫毕罗,翻黄色。辅行曰:此云黄头,头如金色。又云:头面俱如金色。造僧佉论:具如...罗睺罗,为释尊未出家时,与耶输陀罗所生之子。据杂宝藏经卷十载,耶输怀妊六年,于佛成道之夜始生罗睺罗。诸释迦族...(术语)四缘之一。谓起他法与以强力者。如眼根之能生眼识,田土之能生米麦。大乘义章三本曰:增上缘者,起法强,故...永远真实和不变的道理。...Dachengjing 大乘佛学经典的总称。又称大乘修多罗、菩萨契经、方等经、方广经或大方等经等。相对于小乘经而言。...正觉之位。即指成佛之果位。 p6797...(术语)言世之常会者,必有离散之时也。遗教经曰:世皆无常,会必有离。涅槃经二曰:夫盛必有衰,合会有别离。未生...单,指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单传心印之禅宗;复,指禅宗以外各宗所施设之一切法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序(大三...(饮食)生饭之异名。出众生食之略。自我饭中出他众生食之义也。...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佛陀曾对弟子说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无道的国王,为了使皇宫更富丽堂皇、国库有更多的收入,便压榨百姓、课重...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往东方去,过五倍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土,有一个佛国世界,名叫妙宝,其佛祖号称宝...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生之损人利己心,行菩萨之普利众...
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弥陀略解圆中钞》 离婆多,在佛弟子当中的德行特点是无倒乱第一禅定...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要理由。周安士居士是阐释得非常得正义,非常深刻。 第一、对...
用世间狭劣的眼光去看,就把善这一个字看得太轻缓,认为行善得不到什么好处。世间的评价标准,行善都有什么好处?你...一、观音菩萨 救苦救难 圣像金容 家家供奉: 大乘妙法莲华经中,第二十五品所叙述的是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在中国...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果你年纪大了,好好念佛得了,不要搞那么复杂。但是这种说法对...
全玼(唐南岳山)[《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全玼。本余杭人也。入径山礼法济大师求剃染。禀质强渥且耐饥寒。诸所参寻略得周遍。乃隐衡岳中立草庵木食涧饮。结软草为衣。伏腊不易。有赠玼诗云。窠居过后更何人。传得如来法印真。昨日祝融峰下见。草衣便是雪山身。此太常孙渥旧相南迁有作。事详南岳高僧传云。
上篇:头陀(唐镇州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下篇:慧沐(唐越州明心院)[《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子题:欲法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释名者,凡言欲者,多以希须为义。欲明僧作法事,意决同集。但由缘差,不遂情愿...
法山
净刹
迦毗罗
诸释子以火聚验罗睺罗
增上缘
真理
大乘经(Mahayana sutra)
觉位
会者定离
单复
出生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向阎罗王献财

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的八大愿

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大安法师:明了因果和轮回的真理就能改命

不善之家,正殃在身余殃在孙
佛教妇女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