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粪扫衣者。四圣种之一也。凡修炼者必愿成此行。奈何少堪任之。其胜之者。勇猛堪能之人也。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正法之力能除灾伏恶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法王法力超群生。白居易文曰:法力所摄,鲜不归心。...(流派)净土宗之略称。又云净家。...【演若达多】 此云祠授。证真曰:此人从神祠乞得,故名祠授。...梵名 Sarvāsti-vādin,巴利名 Sabbattivāda。音译萨婆阿私底婆地。略称为萨婆帝婆、萨婆多、萨卫。全称阿离耶暮...(术语)五果之一。依增上缘而生者。如眼识之于眼根,眼识为增上果也。...真实、常在的境界,即涅槃。...Dazangjing 佛教典籍的丛书。又名一切经、契经、藏经或三藏。内容包括经(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说教以及后来增入的...指自觉觉他之行法。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则称为佛。大乘义章卷二十末(大四四·八六四下):“觉行穷满,故名为佛...(职位)又曰会奉行。法会时,掌仪式次第庄严等之役名,必任通于古实者。本于天台真言而用之。...为古代建筑之形式,佛教之塔寺亦采用之。建筑物有上下两重出檐者,称为重檐、双檐。仅有一重者,即称为单檐。 p491...钵伐多,梵名 Parvata。七世纪西印度古国名。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载,该国周围五千余里,居民殷盛,隶属于磔迦国。气...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为禅、教、律、密、净五宗,并指明净土宗为各宗的归宿: 如来...
【原文】 智者入灭,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由损己利人,止登五品。南岳亦自言:坐是止证铁轮。二师虽是谦己诲人...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 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
原文: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固无论天人修罗鬼畜地狱,况男女贵贱,智愚贤否乎。其升沉六道,轮回不息者...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肉吃习惯了,他来吃素就觉得很苦,因为没肉吃。有的人喜欢唱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谁曾想就是这短短的四句偈竟成为禅宗中国化革命的标志,是禅宗...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与大众比丘开示涅槃法的微妙殊胜,魔王波旬知道后,即起恶念:佛陀在王舍城向比丘...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其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
头陀(唐镇州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头陀。本下野磨家之子。然其器度温润若长者之规。厥父课令其守磨夜深悯驴牛之困惫。自己代之。放其畜啮草饮水。歇卧者父母知之为其罢业。儿亦乞出家。遂落发受具持无嗔怒。唯收拾粪扫物为衣。可重数斤。卧具三十年未尝更易。苦节之行无有伦比。真定之民重之。而不受人供施。号抖擞上人焉。
上篇:元表(全清)(唐高丽国)[《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下篇:全玼(唐南岳山)[《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亦名:转欲之缘 子题:转欲开七转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若据十诵僧祇,若转俱失;四分开之;或是异宗所废;且从当...
法力
净宗
演若达多
说一切有部
增上果
真常
大藏经(tri-pitaka)
觉行
会行事
单檐
钵伐多国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净土法门之超胜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徐母杨太夫人生西记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寒门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师路
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