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净土宗之略称。又云净家。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日本睿山所立五业之一。专门习大日经之课业也。传教合密经诸部为遮那业。至智证乃分诸经为大日业,金刚顶经...凡夫心行,虽千差万别,溯其本根,不外一爱二见。有情业力,虽千差万别,究其实际,不外一恶二善三定。众生种类,虽...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指佛之出世。诸佛出现于世间成佛,随机示现生灭大法,拯救众生出离苦海,故谓兴世。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上(大...三种的业因和三种的果报,即异熟因异熟果、福因福果、智因智果。异熟因异熟果是说今世所做的善恶业因,要到来世才生...佛陀入灭后二千五百年间,佛教之实践修行渐次形式化,乃至于隐没不彰,大集经卷五十五、安乐集卷上等,将此二千五百...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受喩浮泡】 p0729 瑜伽八十四卷九页云:受喩浮泡者:三和合生,不久坚住,相似法故。言如地者,所谓诸根。彼...何等世俗故?谓以世间道摧伏种子所得灭,是故世尊别名说为彼分涅槃。...凡二十卷。为我国初期禅宗史传之一。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泉州招庆寺静、筠二师编著。其内容系继承宝林传之祖统...【别义意趣】 p0688 摄论二卷十二页云:三、别义意趣。谓如说言:若已逢事尔所殑伽河沙等佛;于大乘法,方能解...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俗语说:一个愤怒的人只会破口大骂,却看不见任何东西。有人说,愤怒的人恢复理智时,会把怒气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如...据《大宝积经》一五卷的记载:大约有五百位菩萨,从用功修行中,已得到宿命智,运用这宿命智,观察自己的过去,发现...
其实修学是不能取代的。我再讲一次,没有一个人可以把道送给你,不可能! 所以宗喀巴大师说: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在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痴呆的人。他虽痴呆,但他知道勤俭,喜欢积蓄黄金。痴人为了能多积些黄金,到外做苦工...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时,提婆达多怀有恶心,欲害佛陀,自立为佛。于是,提婆达多教唆阿阇世王杀害自己的父亲...
★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个性那么暴躁,那就不要讲见性了。在一些小事上,一直过不去,一直讲讲讲,那么就跟见性差...
王舍城中,住着二位智慧非凡的婆罗门,精通一切书论,辩才高超名闻天下。其中一位姓拘栗,名叫优婆室沙,他的母亲名...
净宗
【佛学大辞典】
上篇:净居 | 下篇:净刹 |
(杂语)同于名闻。止观七曰:名誉罗罥,利养毛绳。...
大日业
三界
正等觉
兴世
三因三果
斗诤坚固
十二处
受喩浮泡
世俗
祖堂集
别义意趣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生气时会有七件事情降临在他身上
文殊菩萨仗剑刺佛

修行是自己的事,没有一个人可以把「道」送给你

阿那律陀尊者为什么叫做无贫
贪黄金堕为毒蛇
对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于向诸佛起恶心

【推荐】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