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upavāsa,巴利语同。又作优婆娑、邬婆婆沙。意译作近住、善宿。指在家受持八关斋戒者。故八关斋戒又称近住戒、近住律仪。近住之义有多种,或谓近阿罗汉住,以受此律仪而随学彼之故;或长养在家之善根,令近出家之善根而住;或谓近尽寿戒而住,故称近住;或以近时而住,故称近住。受持此戒之时限为一日一夜。[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成实论卷八之八戒斋品、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阅“八关斋戒”317) p568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四种有情众】 p0446 瑜伽八十七卷十七页云:复次彼有情众,略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一向安住可爱业果。卽于此...法界,指常住不变,一如平等,寂静圣智之境界。亦即指一切众生本有之心,与诸佛所证平等之理。菩萨之根性有上、中、...菩萨十地中之第九地。...(术语)佛菩萨之尊称。佛能为世人之眼,指示正道。又能开世间之眼,使见正道。法华经序品曰: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印度天文学系吸收自西方之知识,加上其本身风土、宗教之特殊性发展而成者。初时,欲肯定祭祀时日之正确性,遂由婆罗...梵名 Trij?ikā-vijapti-mātratā-siddhi。全一卷。世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又作唯识三十颂、唯识三十论、三十唯...谓过去、未来之法,非实有之体,唯现在之法,其体实有。系大乘唯识之主张。小乘萨婆多部(即说一切有部)立“三世实...(术语)文殊就观音之耳根圆通,举三真实而称赞之。一、眼不见障外,乃至意乱而不定。是通真实。二、十处打鼓,同时...【缘起自性】 p1301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九页云:问:如是缘起,自性是何?答:五蕴、四蕴、是此所说缘起自性。谓欲...(名数)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之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则由其居处,即得十种之利益:一、土地丰壤。二、家...Fanwangjing 佛教大乘戒律书。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秦鸠摩罗什译。上下2卷。 内容...(龙藏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却内向寡言,不善交流,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怀增上慢 优婆塞我慢 优婆夷不信 如是四众等 其数有五千 不自见其...
【原文】 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远。修极而永堕恶道,堕...
灵岩山办学宗旨的来由 教学天台,修归净土,这是我们灵岩山寺办学的宗旨。从前,就在现在灵岩山寺素面部这个地方,...问: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大安法师答: 首先,念佛是什么?念佛是修心法,是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问: 我修净土宗念佛,但一日初闻《金刚经》后,虽然没有懂,但心里异常欢喜受用,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而且《金...
作为出家人,有时候为了弘法,常常奔波,迎来送往,电话不停,期间也会碰到很多困难和挫折。虽然有时会很累,但是当...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时机。纵曾读光文钞,亦未究光所说之意旨也。夫修行用功,原...
邬波婆沙
【佛光大辞典】
上篇:邬波尼杀昙分 | 下篇:邬波驮耶 |
(名数)佛性论二谓真性有五藏之义:一、如来藏,自性是藏之义,以一切诸法,不出如来之自性故。二、正法藏,因是藏...
四种有情众
三处入法界
善慧地
世间眼
佛教天文学
唯识三十论颂
过未无体
观音圆通三真实
缘起自性
地藏十益
梵网经(Brahmajala-sutra)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怎样教育孩子成为阳光孝顺的人

法华会上这五千人为什么离席

贤愚寿夭,富贵贫贱,皆可自作主宰

浅谈天台宗与净土的关系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如何理解《金刚经》的「无」与《无量寿经》的「有」

保持一颗自在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