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指常住不变,一如平等,寂静圣智之境界。亦即指一切众生本有之心,与诸佛所证平等之理。菩萨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故证入法界之处亦有三种之别:(一)住十初心入法界,为上根菩萨于初住位中破无明惑,证入法界平等之理。(二)回向终心入法界,为中根菩萨于十回向之满位众行纯熟,证入法界之理。(三)初地入法界,为下根菩萨至初地之位证入法界之理。[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七] p61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539~627)隋唐时代僧。吴郡海盐人,俗姓于(或谓姓干)。十二岁出家,随侍开善寺之慧熙。从杨都建初寺琼法师...【有寻有伺】 p0547 瑜伽三十三卷九页云:有寻有伺者:由于寻伺,未见过失,自地犹有对治欲界诸善寻伺;是故说...梵语 āhāra,巴利语同。牵引、长养、持续之意。即牵引、养育众生之肉身或圣者之法身,而使之存在,并永远保持其状...(流派)梵音Bhadrayāṇiyāḥ,...(佛名)大日如来之异名。瑜祇经曰:薄伽梵金刚界遍照如来。...(术语)对于无相之语,有造作之相者,有虚假之相者。大日经疏一曰: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不善】 p0317 瑜伽五十六卷六页云:问:何义、几蕴、是不善?答:能感当来苦果报义、及能发起诸恶行义。一切一分...地狱的别名,与刀涂道、血涂道等合称为三涂。...(一)指密教。密教称为金刚乘,轮者即谓法轮,故谓之金刚轮。盖密教以自教最为殊胜,教法坚利如金刚。 (二)指地层最...(术语)利益有情而使之乐也。见菩萨利他之行。...对无信仰者之贬称。见佛而不知佛之真义者,称无眼人;闻法而无法体会其真义者,称无耳人。世称无眼子、无耳子。往生...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云:涂之人可以为禹。常不轻菩萨云: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可作佛。是人人可以为圣贤...
一、鉴真大师的一世佛缘 赞宁《宋高僧传》曾记载(鉴真大师)随父入大云寺,见佛像,感动夙心,因白父求出家,父奇...
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二种的情况:第一种是五蕴所成就五浊的相状,这个是一种表层的...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它把你的业力现出一个相状,可能快乐的相状,也可能痛苦的相...
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曾看过一则故事,美国的林肯总统在选举前,到参议院演讲,当时美国社会存有门户观念,有位参议员出言侮辱他:「林肯...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所以称无常。 人生是无常,富贵是无常,生老病死更是无常,...
第八觉知: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佛说八大人觉经》...
三处入法界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庄严 | 下篇:三处木叉 |
【十支论】 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叙述支分义理的十部书,称为十支论。即:一、《百法明门论》,又作略陈名数论...
慧因
有寻有伺
食
跋陀罗耶尼部
遍照如来
有相
不善
火涂道
金刚轮
利乐有情
无眼人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普劝修持净土法门

鉴真大师--为了佛法的事业,何惜生命

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感觉而走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与敌人做朋友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