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须达多】 亦云修达多,或婆须达多。西域记云:唐言善施,或名乐施。旧曰须达,讹也。正名苏达多,胜军王大臣...又作以贼为子。比喻将自家之妄心,错认为真正之悟见。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九下):“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异类)魔子名。过去久远劫光明无垢光王如来出世时,有一魔子,名遮,即今持地菩萨是也。依金刚齐菩萨之教化,归于...已证得真理的人,指阿罗汉与佛。...Yuanjuezang 湖州思溪圆觉禅院大藏经。密州致仕观察使王永从全家发愿捐助,比丘净梵、宗鉴、怀深等负责劝募雕造...(一)梵语 bodhi,巴利语同。音译菩提。即证悟涅槃妙理之智慧。旧译作道,新译则作觉。以区分“法”与“人”之故,而...(譬喻)爱欲之糠。言爱欲之宜弃如糠也。智度论二十八曰:诸圣人糠已脱。...指丧仪或守丧期间所穿着之衣服。即指孝服。出家人之丧服,在涅槃经及诸律中,均未见其制。但据释氏要览卷下送终服制...梵名 Ghantin。佛世时,舍卫国波斯匿王兄之子。容貌端正,心性和善,王之大夫人见之生染心,私呼之,欲使从己,犍坻...【取随好】 p0816 瑜伽二十三卷三页云:取随好者:谓卽于眼所识色中,眼识无间俱生分别意识,执取所行境相;或...指断尽烦恼的阿罗汉。...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一、佛七的内涵 佛七,也称打佛七,指的是净业同修集中时间,在统一的地点,在规定的日期,洒净结界,排除干扰,集...(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佛陀很伟大,世尊为什么出家?一般人对出家没有正确的认识...
从声闻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众要确保人身不失,故应守持五戒、八戒及十善法等。出家众,除住持佛法外,主要在寻...
或问: 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经中所云,必经三大阿僧祇劫,勤修六度万行,方可得成。何以...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人的智慧有深有浅;人的才华有智有愚;人的动作有快有慢,这些不同的人来做相...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那么我希望把我的善业跟我的快乐,种种的因,...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话头,是说一成不变一门心思就参这个念...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 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
慧演(唐澧州)[《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演。姓苗氏。襄阳人也。父为东平紏曹。演幼入开元寺闻经欢喜。求于辩章法师所度脱。章日讲涅槃经。演常随听入神。既通深义复能讲谈。一日结侣同游华下。思登毛女峰观仙掌。路出洛中乃参荷泽祖师通达大观。因入南岳。遂住澧阳。江南得道者多矣。贞元十二年终。享龄七十九云。
上篇:怀空(唐安陆定安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下篇:行觉(皓玉)(唐荆州国昌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亦名:现前施三种 子题:四种定、时定、处定、人定、法定 羯磨疏·诸分衣法篇:“有三种现前:一、时现前。二、非时...
须达多
认贼为子
遮魔
真人
圆觉藏
觉
爱糠
丧服
犍坻
取随好
僧宝果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推荐】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项
惟贤法师:佛教不是脱离现实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第一》

出离心与大悲心,结合起来就是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