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仪式)行事钞下二之一曰:五分诸比丘欲羯磨于一房一角,半房半角,中庭或通结坊间作净地并听。若通结,应云此住处...【半尸迦】 此云女。十诵云:有好善容,评堪直半尸迦国,为人欲抄断故,令遣使僧中代受戒。...为禅宗祖师说法开示之记录书。禅师平日说法开示,并不藻饰华词,大多以通常俗语直说宗旨,其侍者与参随弟子予以记录...(名数)依罪之轻重,次第遮难,细别遮罪,虽有十六种,然正向受者质问时,于十六遮中,合衣钵为一,合父母为一,合...生病的六种缘因,即四大不顺、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神作祟、业愆所起。...yujiashidilun 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梵语 skandha-māra,巴利语 khanda-māra。又作阴魔、五蕴魔、五众魔、身魔。为四魔之一。以身中五蕴皆构成夺命之...(术语)恩爱之系缚。仁王经下曰:无明爱缚。同良贲疏曰:爱与无明,自缠缚故。...禅林用语。喝,为唱之意。(一)禅林中,于僧堂行食事时,由行者向大众唱报斋食之类别及进食之方法。如唱“净粥”,即...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述犍陀王因牛语而悟知不可暴戾残忍,遂舍婆罗门教而归依佛。佛并...【取尽】 p0816 瑜伽九十一卷八页云:现法境界诸杂染断,说名取尽。...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按:新加坡政府在2002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发表文章指出:吸烟的恶习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养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四个...
接触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忆这期间的进进退退、起起伏伏,我不禁百感交集。幸亏佛菩萨慈悲不舍,不然以末学这...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这个语业的第四种是杂秽语,也就是绮语。绮语是指无义利的语...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是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儿?那么当唯以翻阅研究净土为事。意思...
各位居士在家也念佛,可能念佛用不上力。用不上力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今天和大家讲一讲。知道了原因,这七天念佛...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烦恼重重。如果事事都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做任何事都只想到对自己有什...
问: 请教法师,现在念经持咒持名号,均是散乱心,心口相违,愿力不够,定力不够,如何行持?请法师慈悲开示。 宏海...
在这个三界轮回,最好的是天,再么人,再么阿修罗,阿修罗是在天道里边的,但是很凶,欢喜打仗的,那么还有这个不好...
怀空(唐安陆定安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怀空。俗姓商氏。河阳人也。膏粱之子幼且矜庄。乃辞所亲。就本州大都山广福院出家。大明禅师默识空之器局不常。教诵群经。纳法之后观方京都。属北秀禅师阐化。造而决疑。后往安陆定安山。倏遇一叟。劝空镇压此川我沾大利。乃结茅而止。前叟即土地神耳。寻因村民逐虎入山。见空欢喜。而白之曰。此中多虎暴村落不安。愿和尚示以息灾之法。空曰。虎亦众生也。若屠害于彼彼必来报。迭相偿报。何时断期乎。老僧为诸君计者善可禳去。乡人曰。愚下无知唯教所在。空曰。汝归舍同心陈置道场施设大会。空预法筵。至日之夕矣。有一虎于庵前瞑目伏地。空曰。咄哉恶类。一报未灭。更增宿殃。噬人伦也。天不见诛。死当堕狱。吾悯汝哉。虎被责已。忽迟回而逝。明日斋散上山。其虎在庵前领其七子。将斋余掷之。各食讫为其忏悔。七虎相次俱亡。百姓胥悦。且曰。从师居此俗无疵疠。仍年谷熟致拜而退。时张辽大夫为州牧。遣府吏慕容兴。往请入州。空谢病不起。部领工匠为建禅宫毕。示疾而终。享年八十三。贞元三年三月十六日火葬收舍利入塔焉。
上篇:皎然(福琳)(唐湖州杼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下篇:慧演(唐澧州)[《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亦名:僧得施三种 子题:四种不定、时不定、法不定 羯磨疏·诸分衣法篇:“(一,正明)三种僧得中。二种僧得须作法...
结净地法
半尸迦
语录
十三难十遮
病起六缘
瑜伽师地论(Yogacara-bhumi-sastra)
蕴魔
爱缚
喝食
犍陀国王经
取尽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吸烟是如何引起致命疾病的

佛不欺人

闲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念佛要离憎爱二心
圣严法师《利人便是利己》

信力不够,心就容易散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