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通力之一种。依凭药力咒术等而现神通之作用,故云依通。所谓神仙之类是也。五通之一。见宗镜录十五,三藏法...(术语)比丘住而无罪之地云净地。有清净其地之法。...【摩利】 或云末利。此云鬘,匿王之后。西域记:译为奈因,施奈得报也。女名胜鬘,为踰阇王妃。...即指佛之陀罗尼身境界。此境界系由百光遍照真言 (aj)字所成。大日经卷六百字果相品(大一八·四○中):“佛言:...(名数)一不知自名者。二不知和尚之名者。三年不满二十者。四不具三衣者。五不具钵者。六父不听者。七母不听者。八...投生于畜生道的原因,即犯戒私窃、负债不还、杀生、不喜欢听受经法、愚痴妄想的心很重等等。...Yongle Nanzang 为明永乐年间据《洪武南藏》的重刻本,编次有所改动。经版57160块。全藏636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蕴蓄心识之意。与“含识”同义。即指有情众生,以一切众生皆蕴蓄心识之故。大唐西域记序(大五一·八六七中):“穹...(术语)恩爱之缘。宝积经七十八曰:诸烦恼中,爱缘所合,此最为重。...禅林用语。喝呼警火之意。指禅林中,于夜寝前点检各寮,呼喝小心火烛。开福道宁禅师语录之偈颂(卍续一二○·二三九...(术语)涅槃也。金刚三昧经一曰:令彼众生获得出世果。...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爱的姥爷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内,我为给他多做功德,来到东林寺做义工。其间,随净土宗研习班学...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这里所谓不可取的意思,是说佛法都是一时对治的机宜方便,佛法就像...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行品》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离开禅座,准备抬脚走路的时候就...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几十年医生的人,如果没有宗教家的仁慈怀抱,有时真会厌恶自己...
要想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时,鄱阳湖闹水怪,经常兴风作浪,危害庄稼。就有人要去降伏他,有几个...如果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和别人较量的话,会是很痛苦的事。不管比高比低、比胜比败,一旦比较,一定会陷入痛苦中。 ...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学佛的,她的处理方法是:先在自己家吃好,再去别人家里,然...
皎然(福琳)(唐湖州杼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康乐侯十世孙也。幼负异才性与道合。初脱羁绊渐加削染。登戒于灵隐戒坛守直律师边听毗尼道。特所留心于篇什中。吟咏情性。所谓造其微矣。文章俊丽。当时号为释门伟器哉。后博访名山。法席罕不登听者。然其兼攻并进。子史经书各臻其极。凡所游历京师则公相敦重。诸郡则邦伯所钦。莫非始以诗句牵劝令入佛智。行化之意本。在乎兹。及中年谒诸禅祖了心地法门。与武丘山元浩会稽灵澈为道交。故时谚曰。之昼能清秀。贞元初居于东溪草堂。欲屏息诗道非禅者之意。而自诲之曰。借使有宣尼之博识胥臣之多闻。终朝目前矜道侈义。适足以扰我真性。岂若孤松片云禅座相对无言而道合至静而性同哉。吾将入杼峰与松云为偶所着诗式及诸文笔并寝而不纪。因顾笔砚曰。我疲尔役尔困我愚。数十年间。了无所得。况汝是外物何累于人哉。住既无心去亦无我。将放汝各归本性。使物自物不关于予。岂不乐乎。遂命弟子黜焉。至五年五月会前御史中丞李洪自河北负谴再移为湖守。初相见未交一言。怳若神合。素知公精于佛理。因请益焉。先问宗源次及心印。公笑而后答。他日言及诗式。具陈以宿昔之志。公曰不然。固命门人检出草本。一览而叹曰。早年曾见沉约品藻慧休翰林庾信诗箴。三子所论殊不及此。奈何学小乘褊见以宿志为辞邪遂举邑中辞人吴季德。梁常侍均之后。其文有家风。予器而重之。昼以陆鸿渐为莫逆之交。相国于公頔颜鲁公真卿。命裨赞韵海二十余卷。好为五杂徂篇。用意奇险实不忝江南谢之远裔矣。昼清净其志高迈其心。浮名薄利所不能啖。唯事林峦与道者游。故终身无惰色。又兴冥斋盖循燋面然故事施鬼神食也。昼旧居州兴国寺。起意自捐衣囊施之。尝有军吏沉钊。本德清人也。夕从州出乘马到骆驼桥。月色皎如。见数人盛饰衣冠。钊怪问之。如何到此。曰项王祠东兴国寺然公修冥斋。在兹伺耳。钊翌日往覆。果是鬼物矣。又长城赳胥钱沛。行役泊舟吕山南。见数十百人得非提食器负束帛怡然语笑而过。问其故云。赴然师斋来。时颜鲁公为刺郡。早事交游而加崇重焉。以贞元年终山寺。有集十卷。于頔序集。贞元八年正月敕写其文集入于秘阁。天下荣之。观其文也亹亹而不厌。合律乎清壮。亦一代伟才焉。昼生常与韦应物卢幼平吴季德李萼皇。甫曾梁肃崔子向薛逢吕渭杨逵。或簪组。或布衣。与之交结必高吟乐道。道其同者则然始定交哉。故着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共四十卷号呶子十卷。时贵流布。元和四年太守范传正会稽释灵澈。同过旧院。就影堂伤悼弥久。遗题曰。道安已返无何乡慧远来过旧草堂。余亦当时及门者。共吟佳句一焚香。其遗德后贤所慕者相继有焉。又唐黄州大石山释福琳。姓元氏。荆州人也。父为襄阳判司。素崇释氏。琳幼好佛门恒循检操。早知割爱。就玄静寺谦着师下剃染登满足法已。躬礼荷泽祖师乃契真心。后至黄陂剪茅营舍。终成大院安集四方禅侣。琳终时年八十二。兴元二年四月入塔。
上篇:欢喜(无侧)(唐京兆)[《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下篇:怀空(唐安陆定安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亦名:时施非时施 子题:时施、五利赏劳唯局前安居人、非时施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檀越施衣有二:谓时、非时也。...
依通
净地
摩利
语轮境界
十六遮
畜生因
永乐南藏
蕴识
爱缘
喝火
出世果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家庭助念,让姥姥那朵莲华盛开

《金刚经》的法与非法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慈悲心是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法
圣严法师《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