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蓄心识之意。与“含识”同义。即指有情众生,以一切众生皆蕴蓄心识之故。大唐西域记序(大五一·八六七中):“穹仪方载之广,蕴识怀灵之异。”此外,“识”为五蕴之一,故亦称蕴识。 p679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物名)梵语钵多罗Pātra之略。比丘之饭器也。行事钞下之二曰:十诵钵是诸佛标志,不得恶用。见钵多罗条。...指山西大同境内之上华严寺与下华严寺。两寺皆建于辽时,为市区内最大、最古老之寺宇,具有浓郁之中国风味。上华严寺...(人名)Buddhatrāta,佛驮多罗。三藏法师名。译曰觉救。见梁高僧传三。...【三种自性皆不离心心所法】 p0224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页云:此中意说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术语)亦曰散位独头之意识。第六意识于散位不伴前五识而起,不缘五尘之境,独缘三世诸法及空华水月等色之时也。...【无量天龙人非人等常所翼从】 p1099 佛地经论一卷十四页云:如是净土、辅翼圆满,应有眷属。故次说言:无量天龙人...(术语)谓法界无缘之众生,法界无缘之功能等。法界中于佛道无缘之众生也。周遍法界而起无缘大悲之佛之功力也。...(名数)净智相与不思议用相也。净智相者,由真如内熏之力与法外熏之力而如实修行之结果,圆满方便,生纯净圆常之相...据华严经疏卷八所载,器世间之说法有下列三义:(一)约通力说,约,即依之义。谓佛以神通力,令诸世间无情之物皆能说...(1158~1210)为朝鲜曹溪宗中兴之祖。又称智讷。号牧牛子。京西洞州人,俗姓郑。八岁从曹溪山之宗晖出家。曾与同学...(术语)依大乘之道而求佛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大乘心是菩萨净土。注曰:肇曰:乘八万行兼载天下不遗一人,大乘...(嘉兴藏流通本)...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十小咒...在这次震灾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做教材,向人们示现这世界由于人心的贪婪、无知,...「情」是什么?「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亲情、爱情、友情和道情四个类别。佛教虽然要人离欲、万缘放下,但并不是要...
【知汝不知净土宗旨,当依「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法门,当用摄心念法。《...
吴允升,字常导,安徽歙县人。年轻时,于苏杭一带做买卖,有一天,在虎邱偶遇一位僧人,僧人仔细注视吴允升,告诉他...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无处不在观世音菩萨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时逢六月十九的吉祥日。在这里普陀...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就讲到因果了,今天我正好顺便讲讲,因为明天就一个晚上了。我们学佛的人,念经不是念给...
唯有改变自己的做法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有很多人常抱怨,都是环境或别人对自己不好,所以想借着换个环境,或结交新...
蕴识
【佛光大辞典】
上篇:蕴聪 | 下篇:蕴魔 |
【亲胜】 梵名 Bandhucri。音译畔度室利、畔徒室利。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只在《成唯识论述记》中有...
钵
上下华严寺
佛陀多罗
三种自性皆不离心心所法
独散意识
无量天龙人非人等常所翼从
法界无缘
二相
器世间说法三义
知讷
大乘心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活菩萨》
圣严法师:不再为情所困

印祖开示念佛方法

劝人念佛有功德,可免除灾难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说「道」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把它当回事,那就是积阴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