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执着也。大般若经七十一曰: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往生要集上末引此文执著作依着。...(杂语)清净微妙也。法华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种,能生净妙第一之乐。...【邠坻】 正云阿那他摈茶陀揭利呵跛底。阿那他,云无依,亦名孤独。摈茶陀,此云团施。好施孤独,因以为名。...系就认识之主观,与被认识之客观(对象)之关系而言。佛教中,称主观为“识”,客观为“境”。以说明两者相接的关系...(术语)众生所往之国土,名为趣。俱舍论八曰:趣谓所往。大乘义章八末曰:趣者盖乃对因以名是也,因能向果,果为因...真佛土的简称,即佛真身所住的法性土。...Za'ahanjing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诸经篇幅短小,事多杂碎,故名。玄奘译名为《相应...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术语)爱者贪爱,罥者罥罟。谓愚痴之人,罹贪爱之罥,不得自在也。正法念经七曰:己为爱罥诳,作恶不善业。...指对死者施以宗教性处理之仪式。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安葬遗体乃人类独有之行为,距今二、三万年之墓葬即为明证...(术语)无漏之圣智也。清凉玄谈五曰:世出世智依如来藏。...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
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
灵岩山是个专修净土的道场。因此,除了数百个出家众以之为安身立命之处以外,并且不少专修净土的居士,常年住在山上...
人人都希望公平,但世上有百分之百公平的事吗?譬如在职场中,主管认为是公平的,但是站在员工的立场,就可能变成不...
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哆寺,跟随舍那婆私修习佛法,后来他才开始独自外出参学。 离...
问: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大安法师答: 我不知道你这问题的出发点在什么地方,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求生西方...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皆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行觉(皓玉)(唐荆州国昌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行觉。姓刘氏。钜鹿人也。稚岁英敏立不易方。负志出家亲难沮劝。早投本部永泰伽蓝受业。纳戒后于洛都遇会禅师开悟玄理秉心矫迹。游方见江陵古寺殿宇摧堕阒而无人。觉卸囊挂锡。明日见樵夫。惊怪言。此是国昌寺。废已三周。将知人事相因道从缘会。学者至矣。乡人来矣。郁成一寺。时节使崔尚书请召入城。谢而不赴。檀施继臻。乃兴盛化。贞元十五年告终。年九十二。荆楚之人营塔焉。又南岳山释皓玉者赵氏之子上党人也。出尘于法清寺。后于荷泽会下大明心印。入岳中兰若养道。衡阳太守王展员外倾重。终时年八十余。兴元中入塔云。
上篇:慧演(唐澧州)[《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下篇:玄晏(唐鄂州开元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
子题:时有二种、非时衣、时体、五利、非时体、时中有非时施、非时中有时施 羯磨疏·诸分衣法篇:“时有二 种 。初...
依着
净妙
邠坻
认识
趣
真土
杂阿含经(Samyuktagama-sutra)
觉了
爱罥
丧葬仪规
出世智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净土法门对众生根机不设任何门槛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如何看待职场上的公平问题

小老虎修成阿罗汉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
用功的入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