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悉替那】 此云上座。五分律:佛言:上更无人,名上座。道宣敕为西明寺上座,列寺主维那之上。毗尼母云:从无...指印度正理学派所立之十六种认识及推理论证方式。又作十六句义(梵 soda?a padārthāh)。正理学派以考察十六谛乃...(譬喻)风中之灯火也,以譬世相之无常。止观七曰:口若春蛙,心如风灯。万善同归集五曰: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谓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之中,若有一根返回真性,则其余五根亦皆得解脱。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一上):...【器生死】 p1384 瑜伽八十六卷十二页云:器世间名器生死。...(杂语)德尊年长者。观经序分义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传灯录(睦州章)曰:人称曰陈尊宿。...残本二卷。高丽僧觉训撰于一二一五年。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内容记载有关朝鲜高僧之事迹。全篇之组织不详,现存本唯...(术语)一、自性分别,对于六识现在之六境,而自性了别自境者。二、计度分别意识之散慧于不现前之事计较量度者。三...【邬波僧诃】 或云优婆。...【净土非有非无非有漏非无漏等】 p1005 佛地经论一卷九页云:若尔;净土非三界摄;便是无漏。若是无漏有为所摄;卽...禅林用语。以飞乌与走兔比喻日月;乃指日月之运行。从容录第八十三则(大四八·二八○下):“成平也,天盖地擎(把...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此未达理性,而但依...
蔡哀侯是春秋时代的诸侯,名叫献舞,为人好色轻浮,娶陈侯长女为夫人,息侯也娶陈侯次女息妫为夫人,息妫长得如花似...《增一阿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可知佛教的基本立场,便是为人类服务的。佛教虽常说一切众生,能...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内容瀚如烟海,对一个初学者来说,不知从何下手。尤其对现在比较忙碌的人们来说,大家很少有时间...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法就是无常的,不断在变化,中国的《易经》称它为「生生不已...一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登了一则广告,他想要雇一名助理。一时间,应征者云集,最后他却挑中了一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
问: 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有效得去妄念? 大安法师答: 这个思路,还是把念佛作为工夫去用。这都错了,...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特,因禀性愚钝,所以慈悲的佛陀请门下五百位已证得罗汉果位的...
惟则(唐京师奉慈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惟则者。拔俗志高栖神物表。凡施善务举则波随。常言像是生善之强缘。不得不多立。初之观也如对严君。次则其心不乱。中则观门自成。末则如如焉。荡荡焉。三昧安得不现前乎。是以我曹劝化迷俗。得不以此是为先容欤。由是若雕若塑形像森然。恒事进修。天邑之间偏加激励。属宪宗太皇太后郭氏元和中为母齐国大长公主追福造奉慈精舍搜择名德。则乃预选入居。未久之间闻四明鄮山有阿育王塔。东晋刘萨诃求现。往专礼焉。乃匠意将七宝为末。用胶范成摹写。脱酷似。自甬东躬自负归奉慈寺供养。京邑人皆倾瞻归信焉。
上篇:普岸(全亮,唯约)(唐天台山福田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下篇:明准(唐长安禅定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术语)总名真言之法。瑜伽译言相应。真言之法以三密相应为旨,三密相应,则说得所期之悉地,故总名瑜伽。而瑜伽之...
悉替那
十六谛
风灯
一即六
器生死
尊宿
海东高僧传
三分别
邬波僧诃
净土非有非无非有漏非无漏等
乌飞兔走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虽悟理而仍不废事,方为真修

蔡哀侯一念邪淫,为自己召来大祸
圣严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初学者如何选择入门典籍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
言行举止就是我们的介绍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