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沙门】 或云桑门,或名沙迦懑(门字上声)曩,皆讹。正言室摩那拏,或舍罗磨拏。此言功劳,言修道有多劳也。...位于密教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下方之十六尊神。据大日经疏卷十六载,即:(一)虚空无垢金刚,乃十九执金刚之一。(二)金...(杂语)六祖坛经之偈语。风鼓,灾风鼓动也。山相击,须弥崩倒也。因本经曰:大三灾时,有大黑风吹使海水两披。取日...梵语 eka-buddha-ksetra。指一佛教化众生之范围。又作一佛土、一佛刹、一佛国土。后世将此范围逐渐扩大到四洲,乃至...【随顺作意】 p1367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谓由此故;厌坏所缘,顺断烦恼。 二解 如四种作意中说。...(术语)梵语阿梨耶Ārya,译作圣者,尊者。谓智德具尊者。罗汉之尊称。资持记下三曰:尊者,腊高德重,为人所尊。...位于福建漳浦县梁山东麓之寺院,距城四十公里。建于宋代。南为石矾塔,屹立于漳江入海之波涛中;北有老人峰,高耸入...【吉蔗】 或名吉遮,正言讫栗着,此云所作。文句云:起尸鬼,若人若夜叉,俱有此鬼。...【得支持不】 p0994 瑜伽八十八卷十八页云:得支持不者:谓问苦受、不至增乎?非无间乎?非不爱触之所触乎?非违虑...意指有苦涅槃。据慧苑音义卷下载,三乘所得无余涅槃未离变易生死,故“行苦”相随;有余涅槃及诸外道小乘所计执之涅...佛云: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 佛云:念行大慈,安立众生。 佛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关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的。为什么我们能够有厌...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与事,困难是难以回避的。应对得体,...
那我们到了临命终时迷惑,往往有什么呢?一个觉得自己罪业深重,我这样一个罪业深重的人,阿弥陀佛会带我走吗?你看...第一与人为善: 何谓与人为善,念念不忘为大众着想,维护真理原则,即是与人为善: 第二敬爱存心: 何谓敬爱存心,...
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一十六字,就是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基本次第。这一十六字,究竟怎么...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最重要的是先从个人做起。首先自己不做有损他...
大家要注意!业果已成熟,业报一现前时,就没有办法免苦了;好像一个人已被冤家捉到,那就很不易脱离。在未捉到以前...这句名号我们要念呢,要有一些前提:第一是信愿,第二要一门深入。其实一门深入与信愿正好是成正比例的,他信得深才...
僧竭(唐京师光宅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竭者。不知何许人也。生在佛家化行神甸。护珠言戒止水澄心。每嗟靳固之夫。不自檀那之度。乃于建中中造曼殊堂。拟摹五台之圣相。议筑台至于水际。竭惧伤生命俾立三日道场。咒其多足至无足。当移窜相避。勿成某梵行之难。将知至诚所感征验弗虚。掘土及泉了无蠢动焉。常以复素为漉袋。遇汲有虫投诸井坎。时号护生井。恒盈不涸。又观其飞蛾蠛蠓错认火明为可飞之路故犯之。乃铸铜蟾为息烟调。天下传其制度。其曼殊院尝转经。每敕赐香。此寺本七宝台寺内有天后所造之台。竭居于中焉。
上篇:代病师(唐晋州大梵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下篇:定光(唐成都福感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物名)灌顶式时容纳大阿阇梨所受用之金刚杵、散杖、宝冠、臂钏、白拂、扇、涂香器等器具之箱也。...
沙门
十六执金刚
风鼓山相击
一佛世界
随顺作意
尊者
海月岩
吉蔗
得支持不
乌波提涅槃
通说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靠佛号加持,真发厌离心

为人处事当宽厚缓

罪障深重的人还能不能蒙佛救拔
随缘行善积德的方法

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