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刊正二宗会归一见。庶几知有定分不横驰求。何以诸师却请双行。不其感欤。通曰。是此举也。则元载所请。帝乃曰俞。究其始因乃新章也。挟力轮摧相部。独存于我专利于人。亦犹纪昌俄遇飞卫并其箭术成我材官御大辂而废其椎轮得火生而焚其木母。窃量诸德微愤不平。故奏双行。同不佥定则何异乎眼头生目。匪成三点之伊。必须声后知音方验一夔之足。因排法砺三本生焉。旧有南山四家出矣。又如东汉季也。灭一跋扈生四强臣。初止政出一门。末云赂归四贵。若然者骈拇悬瘤虽多无用。然则吾善用多矣。大集经云。如是诸见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槃。依之修行皆得解脱。此通方之大解也哉。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上下四方叫做宇,往古来今叫做宙,合起来即指世界,也就是人类所生活的环境。...(本生)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说过去无数劫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如来。说法华经。尔时国王名妙庄严,夫人名净德,...(杂名)开悟之人所住之国土。刹为梵语国土之义。圆觉经曰:若能归悟刹,先去贪瞋痴。...(术语)无能胜菩萨之三昧也。依此三昧而离一切之尘垢也。...禅林用语。会,即会得、理解之义。谓彻底体悟一事,则其他一切事理自然领会明白。碧岩录第六十则(大四八·一九二中...(术语)谓中心虔诚如爇香供佛也。梁简文帝文曰:窗舒意蕊,室度心香。...【第八识舍时差别】 p0968 成唯识论三卷十页云:阿赖耶名,过失重故;最初舍故;此中偏说。异熟识体、菩萨将得菩提...金刚鬘,梵名 Vajra-māla,音译嚩日啰摩犁。西藏名 Rdo-rje-hphrev-ba。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之一,内四供养之一。...梵语 astāda?a ?ūnyatāh。即为破种种邪见所说之十八种空。即:(一)内空(梵 adhyātma-?ūnyatā),指眼等六内...1、指法师之十德。做法师的人应具备下列的十德,即: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业自性】 p1218 瑜伽八卷八页云:业自性、云何?谓若法生时,造作相起;及由彼生故,身行、语行、于彼后时,造作...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到底这部《阿弥陀经》讲的利,利在什么地方啊?我们有时候真的是无动于衷哪!如果是有大的利益,跟我们密切相关,那...
在经典上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的,要能够保持菩提心不退转是非常困难。经过了恶师邪友的误导...我们今天在没有讲《楞严经》的总纲以前,要讲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出自《阿含经》,也跟《楞严经》有很重要的息息相关...
业感缘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积极断恶修善的价值之外,另外还建立一种趋向涅槃的价值。当开始趋向涅槃的价值时,已...佛教养生与饮茶有很深的渊源。禅茶的兴起和佛教弟子的需求是分不开的。佛教的修禅之法是利用静坐思考来参透佛经,要...
时下,微信在大众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强大的朋友圈交友聊天功能让我们享受到了科技网络时代的便捷,人与人之间的...
法无而可得,无染而有净, 应知如幻等,亦复如虚空。 这个地方,是对遍计执的存在性跟它所产生的障碍,产生质疑。说...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对围绕身边的五百位弟子说:无数劫之前,有一位辟支佛,长得非常庄严,眼目澄清如水,身上发...
圆照(利言)(唐京师西明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圆照。姓张氏。京兆蓝田人也。年方十岁笃愿依西明寺景云律师。云亦一方匠手四部归心。照当应法乃受近圆。谨愿执持如怀宝器寻究经论访问师承。维摩法华因明唯识涅槃中观华严新经。或深入堂皇或略从染指。仍旁求于儒墨。兼擅美于风骚。律藏珠珍专探日用。后则霜坛秉法雁序度人。洎乎开元年中。敕选名德僧参其译务。照始预焉至代宗大历十三年。承诏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齐至安国寺定夺新旧两疏是非。盖以二宗俱盛。两壮必争被擒翻利于渔人。互击定伤于师足。既频言竞。多达帝聪。有敕令将二本律疏定行一家者。时照等序奏云。按四分律部主。梵云昙无德。秦言法藏。自姚秦弘始五年壬寅岁。罽宾三藏佛陀耶舍。秦言觉明。讽出梵文。沙门竺佛念听而笔受。成四十五卷。至十一年岁次戊申。支法领又从西国将梵本来。于长安中寺重雠校。殆十四年辛亥译毕。沙门慧辩等笔受。成六十二卷。后有魏朝道覆律师。于法聪讲下纂成疏六卷。北齐慧光律师造疏二本。次道云律师修疏九卷。次道晖撰疏七卷。隋朝法愿裁疏十卷。自唐平一天下也。四方昌阜三宝增明。有智首律师述疏二十一卷。次慧满律师造疏二十卷。事各一时流通绝矣。当武德元年戊寅岁。有相州日光寺法砺律师制疏。至九年丙戌岁成十卷。宗依成实论。今称旧疏是也。洎高宗天皇大帝咸享元年岁在庚午。有西太原寺怀素律师。撰开四分律宗记十卷。宗依根本一切有部大毗婆沙俱舍等论。称新章疏是也。至我皇帝受佛付嘱钦尚释门。信重大乘遵承密教。见两疏传授各擅颛门学者如林。执见殊异数兴诤论。圣慈愍念务息其源。使水乳无乖一味和合。时遣内给事李宪诚。宣敕勾当京城诸寺观功德使镇军大将军刘崇训。宣敕云。四分律旧疏新疏。宜令临坛大德如净等于安国寺律院佥定一本流行。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俱集安国寺。遣中官赵凤诠敕尚食局索一千二百六十人斋食并果实解斋粥一事。已上应副。即于安国寺供僧慧彻如净等十四人。并一供送充九十日斋食。用茶二十五丳藤纸笔墨。充大德如净等佥定律疏用。兼问诸大德各得好在否。又敕安国寺三纲。佥定律疏院一.切僧俗辄不得入。违者录名奏来云。其时天长寺昙邃。净住寺崇睿。西明寺道邃兴泚。本寺宝意神朗智钊超侪。崇福寺超证。荐福寺如净。青龙寺惟干。章信寺希照。保寿寺慧彻圆照。共奉表谢。答诏云。师等道着依经功超自觉。承雪宫之旨奥。为火宅之凉飔。四分律仪三乘扃键。须归总会永息多门。一国三公谁执其咎。初机眩曜迷复孔多。爰命有司婢供资费。所烦笔削伫见裁成。所谢知悉。其日品官杨崇一。宣敕荐福温国两寺三纲与净土院检校僧等。严饰道场命僧行道。用五十四人。起今月一日转经礼佛六时行道至来年二月一日散。其设斋食料一事已上。令所司祇供。宜各精诚。问师等好在。及解道场。中官李宪诚宣敕语温国寺转念道场四分律临坛大德等。释门三学以心印相传。无上菩提以戒法为根本。道场毕日即宜赴大安国寺楷定律疏十道流行。至二月八日敕检校道场大德昙邃飞锡等。道场定取十日散。设斋外各赐绢帛。其十四人律师并令赴安国寺修疏。程才品用各得其宜。众推如净慧彻同笔削润色。圆照笔受。正字宝意纂文佥定。超侪笔受。其崇睿已下九人证义。共议篇题云。敕佥定四分律疏卷第一。京城临坛大德。某等奉诏定。以此为题也。照为首唱诸公和之。其间厥义非长若农夫之去草。其义合理犹海客之采珠。可谓名解毗尼不看他面。俄属德宗即位。改元建中。其年五月疏草毕。六月望敕圆照。依国子学大历新定字样抄写进本。至十二月十二日。送祠部进新佥定疏十卷。仍乞新旧两疏许以并行从学者所好。敕宜依。照务其搜集专彼研寻。着大唐安国寺利涉法师传十卷。集景云先天开元天宝诰制三卷。肃宗代宗制旨碑表集共二卷。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隋传法高僧信行禅师碑表集三卷。两寺上座乘如集三卷。佥定律疏一行制表集三卷。般若三藏续古今翻译图纪三卷。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音义二卷。三教法王存没年代本记三卷。上卷明佛。中道。下儒也。翻经大德翰林待诏光宅寺利言集二卷。再修释迦佛法王。本记一卷。佛现八相身利益人天成正觉记一卷。判方等道场欲受近圆沙弥忏悔灭罪辩瑞相记一卷。五部律翻译年代传授人记一卷。庄严寺佛牙宝塔记三卷。无忧王寺佛骨塔记三卷传法三学大德碑记集十五卷。建中兴元贞元制旨释门表奏记二卷。御题章信寺诗太子百寮奉和集三卷。贞元续开元释教录三卷。照自序云。伏以开元十八年岁在庚午沙门智升修撰释教录。洎乎甲戌经六十五年中间三藏翻经藏内并无收管。恐年代[寖-又+巾]远人。疑伪经又先圣大历七年许编入。制文犹在。时帝敕宜依。至今江表多集此集中经而施用焉。照于律道颇有功多。肃代二朝尤为杰立。累朝应奉赐紫充临坛两街十望大德内供奉检校鸿胪少卿。食封一百户。后终于别院。春秋八十二。法腊五十八云。
上篇:昙清(唐衡岳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 下篇:辩才(唐朔方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
【四种解了行】 p0447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复次我生已尽者:谓第八有等。梵行已立者:谓于圣道,究竟修故;无复...
宇宙
妙庄严王
悟刹
无尘三昧
一会一切会
心香
第八识舍时差别
金刚鬘菩萨
十八空
十德
业自性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四种摄受
慧律法师:创造一颗会浮起来的球

人生虽苦,但也是积集资粮的好地方
心律法师:禅茶与养生

把用在「低头」中的时间找回来

跟外境接触时,我们心中捏造了很多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