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说过去无数劫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如来。说法华经。尔时国王名妙庄严,夫人名净德,有二子,名净藏,净眼。时妙庄严信外道婆罗门法,夫人与二子共设种种方便,以翻王心。遂诣宿王华如来所,闻法华经,共得妙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anusmarana-vikalpa。即忆念过往之境事而起各种追念分别。为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等三种分别之一。乃...【七言论句】 p0059 瑜伽二卷二十页云:又有七言论句;此卽七例句。谓补卢沙、补卢衫、补卢崽拿、补卢沙耶、补...乃指天台家约四教以明之二十智,其中三藏教有七智,为:(一)世智,(二)外凡智,(三)内凡智,(四)四果智,(五)辟支佛...【非实语】 p0712 集异门论十卷六页云:非实语者:谓所说语,不实,不称实;是名非实语。...(名数)诸家释法华经无不大判之以本地门垂迹门之二门,一经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为迹门之序正流通,后十四品为本门...宋代法眼宗僧。生卒年、身世均不详。参谒大梅居煦,得嗣其法。后出住于婺州(浙江)智者寺。[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二十...(杂语)诸佛之常法于四处立支提:一生处,二得道处,三初转法轮处,四涅槃处。见法苑珠林三十七。...(名数)又名,十八圆满,是报身佛之依持圆净也。一色相圆净,光明遍照无明世界,色相周遍也。二形貌圆净,妙饰界处...【隐密教】 p1405 如教导有十二种中说。 二解 显扬六卷十二页云:九、隐密教。谓多分声闻藏教。...(人名)唯识十大论师之第九。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真那弗多罗,言胜子。...(譬喻)谓迷妄诱心,自迷执入迷执无些利益也。杂阿含经十曰:譬如士夫从闇而入闇,从冥入冥。从粪厕出堕粪厕,以血...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菩提心就是发成佛的心。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发之心,发成佛度众生的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这就是菩提心...
随烦恼二十:言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秘悋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亦贪分也。 其中耽着法财就是舍不得把法...
菩提,梵语,此云觉、智、道。广义而言,即三乘圣人能断除烦恼成就涅槃之无漏智慧,名为菩提,亦名智德。 菩提,简...
孝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自身,应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荣亲。 友爱: 兄弟姊妹,手...
其实我们这一念心性是有无量的可能性,障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唯识学上说,我们的生命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的生命...
学佛一定要懂一些财富学,现在大家学发财,不学花财。现在社会上疾病,灾难为什么这么多。就是人的偷心太重了。像很...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劝我们应当要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劝我们三次。...
【原文】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梦幻扫之,可乎哉? 今人于梦幻妻子家缘不能当下割舍,梦幻功...
妙庄严王
【佛学大辞典】
上篇:妙相 | 下篇:妙庄严王本事品 |
(譬喻)大法能照物故以镜譬之。智度论五曰:法之大将持法镜,照明佛法智慧藏。...
随念分别
七言论句
二十智
非实语
本迹二门
嗣如
四处立塔
十八圆净
隐密教
胜子
以血洗血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深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

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

什么是菩提

儿童德育启蒙

障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别人给得起,但你的福报不一定能用得起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