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三卷十页云:阿赖耶名,过失重故;最初舍故;此中偏说。异熟识体、菩萨将得菩提时舍。声闻独觉、入无余依涅槃时舍。无垢识体、无有舍时。利乐有情无尽时故。心等通故;随义应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意中之言,为意所思者。圆觉经略疏钞十一曰:意言者意中之言也。...【下产生】 p0236 瑜伽八十四卷十五页云:随其所欲而行住故;名下产生。...【定觉支】 p0807 法蕴足论八卷二页云:云何定觉支?谓世尊说:苾刍当知,我说依初静虑,能尽诸漏。如是我说依...【影】 p1341 俱舍论一卷六页云:障光明生,于中余色可见;名影。...云何修道?谓见道上所有世间道、出世间道、软道、中道、上道、方便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等,皆名修道。所以者...(杂名)Gacchati,译曰去。智度论四十七曰:若闻车字,即知一切法无所去。伽车提,秦言去。...(术语)黑色也。以五转中涅槃当于北方黑位故也。...修行成佛的因。修了成佛的因,才能结成佛的果。...(经名)二卷,隋那连提黎耶舍译。佛将入涅槃,敕使阿难谛观金身,为说舍利弗所作之佛事。又为现将来坏法之恶事,使...【六七能遍计】 这是十大论师护法的理论,谓第七末那识缘第八识的见分而起我执,第六意识则对一切法境,于我、法起...亦名:阿兰若、远离处、空静处 子题:肘量、一肘、僧寺在城外、尼寺在城内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阿兰若处者,智论...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者,名邪性定聚。 (《俱舍论》颂疏) 那么自余凡夫,其他凡夫...
九华山有尊肉身菩萨大兴和尚,生前很疯癫,常常给人治病,一治就好,生前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我们今天了解这个所知依,当然,它主要的内容是阿赖耶识,恒转如瀑流。但是你了解第八识,它这个心识的活动是相互地...
培福、种福不仅是世俗人的希望,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须时时修福,如果一个人不修福报,只想得到解脱的智慧,那这种没有...记得五年前,我讲法让提问题的时候,有一位居士不停地向我诉说她的命气如何不好,经常挨老婆婆的骂,老公在外面有好...
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见的符号,读作万或室利靺蹉洛刹囊,是佛陀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据《长阿含经》说,它是...不少信众和我说起,他们在现实中遇到不少的误解。有的人,一提起佛教来,第一反应就认为是迷信;还有的人,一说到学...
棒喝令开悟 从书中记载,我们可以想见马祖一定是身体伟岸,精力充沛,据说他是牛步虎视,舌头长得可以舐到鼻尖。虽...
第八识舍时差别
【法相辞典】
【第八识舍时差别】 p0968
上篇:第十地菩萨相 | 下篇:第八识随义别名 |
指供养于佛前之香炉、花瓶、烛台。若花瓶与烛台左右各一对,则称五具足。 p559...
意言
下产生
定觉支
影
修道
伽车提
涅槃色
修因
莲华面经
六七能遍计
兰若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造命运

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第七意识在心中所产生的影响力

七事得梵天福报
烧香拜佛不是行善事

佛教中「卍」字由来
学佛有什么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