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解知难,悟入难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戒波罗蜜多种姓相】 p0694 瑜伽三十五卷四页云: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种姓相?谓诸菩萨、本性成就软品不善身语...(术语)前代诸师之修道者。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前修即前代诸师。...(佛名)译曰伤悲怜念。见道神足无极变化经。梵Ohinnopakaruṇacintāmanasikāra。...(喻)佛法好像日光,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再照平地。高山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教化顿大的菩萨;幽谷喻佛...【矩奢褐罗补罗城】 西域记云:唐言上茅宫城,多出胜上吉祥香茅。摩竭陀国之正中,古先君王之所都。...(术语)通别诸教,以遍行真如等十种为十真如,圆教及真言教则指此唯佛与佛乃能穷尽,诸法实相所谓如是相等十如是之...战主,梵名 Yuddhapati,巴利名同。为中印度恒河流域之古国名,位于波罗奈国之东。据大唐西域记卷七所载,该国都城...梵语 sādhu。译作善、善哉。为契合己意时所作之惊叹语。又为持戒作法、挨拶问答时所用之辞。[有部百一羯磨卷一、...梵名 Mahāyāna-sajparigraha-?āstra。又称摄论、广包大义论。印度无著造。汉译本有三:(一)后魏佛陀扇多(梵 Bu...(异类)八部众之一。阿修罗也。法华文句二曰:阿修罗者,此云无酒。四天下采花酝于大海,鱼龙业力其昧不变,瞋妒誓...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佛教有一种「业」的观念,凡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论经由语言、思考,或是身体所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行为,都称之为业...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悟,取自《杂譬喻经》。 古时候,有个国王得了一种怪病,他总是莫名其妙地出现头疼脑热的症状,而...
娑婆安乐的果报,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 我们也承认娑婆世界有一些安乐的...人生由于名利等引起烦恼、挫折,因而生出痛苦。那么,根据佛法如何来求得人生的真谛?什么是人生真实的道理?怎样才...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道果的弟子为常随众。国内有一位婆罗门,贫穷困乏,无钱又无食...XXX、XXX、XXX,我的亲人们、孩子们: 今天我趁着身体康健、头脑清晰时立遗嘱,你们不要觉得惊诧和不吉利。人生无常...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果报以及产生很多善恶的想像。我们这一念心,可能会随顺妄想,...
忏仪在佛门里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仪式。以修行的阶次来讲,它是最前面的忏悔业障;以修行的戒、定、慧来讲,它...
道通(唐唐州紫玉山)[《宋高僧传》卷第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通。姓何氏。庐江人。其为童也持重寡辞。见佛形像必对礼叹咏不舍。因父宦于泉州南安。便求舍丱披缁诵经。合格敕度之。当天宝初载也。时道一禅师肇化建阳佛迹岩聚徒。通往焉。一师于临川南康龚公山。亦影随而去。然誓游方吴越之间。台明山谷靡不登陟。迨乎回锡江西[泳-永+防]潭山门。励心僧务不惮勤苦。贞元二年往南岳见石头禅师。犹采缕加朱蓝之色也。四年大寂禅师垂欲归化。昌言曰。夫玉石润山秀利益汝道业。遇可居之。通闻此言。且同隐谶。殊不详练。其年秋与伏牛山自在禅师同游京洛。回至唐州西。有山峰孤林密四绝人烟实有尘外之趣。乃问乡人。云此山是紫玉山。通方忆大寂之悬记。我合居是峰也。乃陟崔嵬见山脊有石方正其色紫玉莹然。叹曰号紫玉者合其称也。先师之言非虚记也。挂锡解囊。参学之徒雾集。始则诛茅构舍。刺史李道古作意为建禅宫焉。元和八年弟子金藏出参礼百丈山海禅师。回见通。通愀然作色。汝其来矣。此山有主也。曳杖径去襄州。道俗皆迎至七月十五日无疾而终。春秋八十三。一云故相国于頔最所归心尚书李翱礼重焉。
上篇:灵坦(唐扬州华林寺)[《宋高僧传》卷第十] | 下篇:怀晖(唐雍京章敬寺)[《宋高僧传》卷第十] |
(譬喻)到甘露涅槃之门户也。即如来之教法。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
难解难入
戒波罗蜜多种姓相
前修
振波迦论真陀摩那迦楼
三照
矩奢褐罗补罗城
圆密十真如
战主国
娑度
摄大乘论
无酒神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障碍自己
最不称职的御医

娑婆世界的安乐夹杂着毒药
惟贤长老《人生的真谛》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净业行人的遗嘱样本
为什么有人活得快乐,有人活得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