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九种大禅之一。以修行困难而有此名。有三种:第一之难禅者,菩萨久修禅定,心则自在。而为救众生故,舍禅定...【戒律仪有三种观清净因相】 p0694 瑜伽二十二卷十四页云:又戒律仪有三种观清净因相。何等为三?一、观身业,...(堂塔)禅刹之僧堂东面中央有安置圣僧之龛,其前面为前堂,后面为后堂,各有一首座统领之。见象器笺一。...(仪式)密教之修法,或为唤召诸尊,或为表欢喜而振铃也。又印度之旃陀罗振铃以别于常人云。...三种的福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世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戒福是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发菩提心,修行...【拘苏摩捕罗城】 西域记云:唐言香华宫城。谷梁曰:城以保民为之。华严宝眼城天,告善财言:应守护心城,离生...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近东北隅处,即安置于师子宫左上方之尊。其形像为身着衬衣,头戴宝冠,双手持笏状之...娑迦婆罗,梵名 Cakravāda-parvata。又作斫迦罗山。译为铁围山。佛教之世界说中,以须弥山为中心,而有八山八海围...无著所造摄大乘论之注释书。(一)梵名 Mahāyāna-sajgraha-bhāsya。世亲造。汉译本有三:(一)陈代真谛译,凡十二卷...(术语)有为法其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内情为一、如波之姿虽异,而其水性则一、故云无差别。...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智”而言。又作托事显法生解门。谓一切事法皆互为缘起,随托一事而观,便显一切事法,...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车。 一个是快要临死的老人,他需...一位行者到寺庙中拜谒在这里修行的禅师,希望禅师能够解开他心中的疑惑。 行者问道: 禅师,人的欲望是什么? 禅师看...有次德山宣鉴禅师病了,有人问他:「老和尚,连你都会生病,那还有谁不生病的?」 德山说:「有啊!有不生病的人。...
古印度时,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居住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林精舍。当时,阿难尊者与多耆奢,着衣持钵,进入城...
凡人即将死亡,乃生命中最为微弱时刻,许多临终者面对死亡不知所措,此时助其正念,指引其焦虑迷茫的心灵回归本来清...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阿阇世王因为杀父而身受毒疮,痛苦不堪;但是他前生为他的父亲所杀,所以今生为子而来报仇。...
修行用功办道的人,你不论修持哪一个法门,首先就要讲求发心。发什么的心呢?就是发菩提心,又名道心。一般人都会说...何为三净肉,三净肉即三种清净的肉: 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 二、不闻,我耳不听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
怀晖(唐雍京章敬寺)[《宋高僧传》卷第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怀晖。姓谢氏。泉州人也。宿植根深出尘志远。迨乎进具乃尚云游。贞元初礼洪州大寂禅师。顿明心要时彭城刘济颇德晖互相推证。后潜岨崃山。次寓齐州灵岩寺。又移卜百家岩。泉石幽奇。苦于禅子请问繁杂。上中条山行禅法。为法者蹑迹而往。蒲津人皆化之。元和三年宪宗诏入于章敬寺毗卢遮那院安置。则大历中敕应天下名僧大德三学通赡者。并丛萃其中。属诞辰多于此修斋度僧焉。晖既居上院为人说禅要。朝寮名士日来参问。复诏入麟德殿赐斋推居上座。元和十年乙未冬示疾。十二月十一日灭度。春秋六十二。越明年二月。门人智朗志操等。奉全身葬于灞桥北原。敕谥大宣教禅师。立碑于寺门。岳阳司仓贾岛为文述德焉。
上篇:道通(唐唐州紫玉山)[《宋高僧传》卷第十] | 下篇:惟宽(宝修)(唐京兆兴善寺)[《宋高僧传》卷第十] |
(譬喻)譬涅槃以城也。智度论三曰:能到甘露城。...
难禅
戒律仪有三种观清净因相
前堂
振铃
三福
拘苏摩捕罗城
战鬼
娑迦婆罗山
摄大乘论释
无差别
托事显法生解门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一个终身受用的测试题
欲望是累赘
圣严法师:不生病的人

五阴乃幻化虚伪,没有真实体性

正确的助念心态
阿阇世王为何还受毒疮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