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一)原指云高之处。又转指超脱世俗之境界。 (二)指看似云一般之物,譬喻凡夫起烦恼、疑情之状态。而“云头点地黑如...(术语)含藏大悲功德之禅定也。佛菩萨住于此三昧而起大悲。...【为身安住食于所食】 p1177 瑜伽二十三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为为身安住食于所食?谓饮食已;寿命得存。非不饮食寿命...高者,高祖,即天台智顗大师;六者,六祖,即荆溪湛然大师。此为天台宗徒所用之称呼。 p4355...【不承听】 p0318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不承听者:不欲闻故。...(1301~1382)高丽时代禅僧。洪州(忠清南道洪城郡)人,俗姓洪。初名普虚,号太古。年十三,依桧岩寺之广智出家,...(杂名)以殊妙之真珠所造之网也。观无量寿经曰:妙真珠网以为交饰。...即以炽盛光佛顶为本尊所建立之曼荼罗。依经轨而有数种形式,如据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载,于净白绁或净素布...【异熟能变】 唯识宗所立的三能变识之一,异熟能变为初能变,亦即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变。异熟,旧译为果报,新译为异...【达梨舍那】 此云见。见有五种:一、身见(执我我所为身见),二、边见(边见随身计断常),三、见取(见取执...诸法永恒不变的自性、本体,亦即真如、佛性。...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 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法如律。令未信者信,已信令增长。 二、为僧者的使命要住持佛...
问: 弟子学习的途径为自学和网络听法师讲经,每日定课都有发愿回向师长善知识。也许是机缘不到吧,虽有发心但至今...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息。 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有关老子素食思想的文献并不多,反倒是纪录他哲学思...
我家族从祖辈开始,男众有一种共业,寿命都短。我没有见过爷爷,据奶奶说,爷爷生前从事传统手工印刷刻板工作,为寺...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功德力,前面两段讲到因地的修学,这个地方讲到赞叹净土宗的果...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的人往往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面对生活,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是...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因为有很多问题,就成了很多人不愿意孝...
义福(行思)(唐京兆慈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义福。姓姜氏。潞州铜鞮人也。幼慕空门黍累世务。初止蓝田化感寺处方丈之室。凡二十余年未尝出房宇之外。后隶京师慈恩寺。道望高峙倾动物心。开元十一年从驾往东都经蒲虢二州。刺史及官吏士女。皆赍旙花迎之所在。途路充塞。拜礼纷纷瞻望无厌。以二十年卒。有制谥号曰大智禅师葬于伊阙之北。送葬者数万人。中书侍郎严挺之躬行丧服。若弟子焉。又撰碑文。神秀禅门之杰。虽有禅行得帝王重之无以加者。而未尝聚徒开法也。洎乎普寂始于都城。传教二十余载。人皆仰之。初福往东洛。召其徒戒其终期。兵部侍。郎张均太尉房管礼部侍郎韦陟常所信重。是日皆预造焉。福乃升堂为门人演说。且曰。吾没日昃当为此决别耳。久之张谓房曰。某夙岁饵金丹未尝临丧。言讫张遂潜去。福忽谓房曰。与张公游有年矣。张公将有非常之咎名节皆亏。向来若终此法会足以免祸。惜哉。乃提房手曰。必为中兴名臣。其勉之。言讫而终。后张均陷贼庭也受其伪官。而房翼戴两朝毕立大节。皆终福之言矣。又释行思。姓刘氏。庐陵人也。濡润厥躬贞谅其性。出尘之后纳戒已还。破觚求圆斫雕为朴。厥志天然也。往韶阳见大鉴禅师。一言蔽断犹击蒙焉。既了本心。地祇迭告还复吉州阐化。四方禅客繁拥其堂。开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入灭于本生地。敕。谥大师号。曰洪济。塔曰归真。其塔会昌中例从堙毁后法嗣者重崇树之。
上篇:降魔藏师(唐兖州东岳)[《宋高僧传》卷第八] | 下篇:普寂(唐京师兴唐寺)[《宋高僧传》卷第九] |
(杂语)以慈悲之雨注于人也。唐高僧传(智顗传)曰:二时慈霔。...
云头
大悲三昧
为身安住食于所食
高六
不承听
普愚
妙真珠网
炽盛光曼荼罗
异熟能变
达梨舍那
性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至今未受三皈五戒,这样算盲修瞎练吗

神奇的诵经声
老子的素食思想

念佛消业障出家获新生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