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人之情也有爱恶焉。爱之者不见可恶。恶之者不见可爱矣。夫万物纷纶任其爱恶。折中之道可爱而不可恶。爱之者君子也。恶之者小人也。爱之不以道则君子之病矣。裴尹冠裳在御职事在躬。不避密行显掇时谤。宜哉。譬诸僧耽俗务。胡不舍袈裟而衣逢掖乎。若实得道后。终期脱屣有何不可耶。宽不抽簪。何悖礼于丘之门欤。宽若行方外之道。复何诛焉。达人大观。物无不可矣。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云龙山位于江苏铜山县南,常有云气蜿蜒如龙,故称之。东岩石峰围绕,上有兴化寺,寺内有大石佛,石佛为半身坐像,高...(术语)胎藏又曰华藏。为众生本具之菩提心。言肉团心所具菩提之理性,依大悲之万行,而生长发育,犹如母胎内之子。...【为令新受不生受诸饮食】 p1177 瑜伽二十三卷十六页云:云何名为为令新受当不更生受诸饮食?谓如有一、由现在世,...全一卷。又称高王白衣观音经。略称高王经。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此经为东魏天平年间(534~537),孙敬德所感得之...【不审听】 p0318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不审听者:心散乱故。...(1355~1450)明代临济宗僧。苏州(江苏)常熟人,俗姓钱。号海舟。出家于破山,研习楞严经,诵至(卍续三八·四九...(术语)殊妙之觉悟。唐华严经十二曰:妙悟皆满,二行永断。涅槃无名论曰: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全一卷。宋代遵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系依消灾吉祥经而记述炽盛光佛顶法之坛场及念诵法。详分坛场供养、方法...【异熟习气】 为‘等流习气’的对称。此指能招感三界异熟果的业种即前六识的有漏善、恶业熏习第八识而生的业种子。...【尼延底】 此云深入,贪之异名。乐著名贪。能贪之人有二种:一者有力,二者无力。所贪之境,禅门明三种:一、...又名心性。心性本来不二,不过有真妄、动静、昏明的不同。性就是本性,也就是未动心前的心,它譬如水;心就是心念,...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我们经常问:怎么修行? 看你遇到什么事就修什么法,一切经典都是这样教授我们的。 第六品〈如来赞叹品〉的当机众是...人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苦灾难会来临,警惕我们要赶快把握人生:...
问: 顶礼法师,请问佛法中有提到顺星、犯太岁吗?弟子学习文钞及经典均未见此说法,窃思佛弟子似不应参与。 宏海法...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不宜泛讲。泛讲,乃讲经法师之事,居士何可开此一端。以念佛法门,普被三根。以大家不...
《法华经》讲,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佛可以长久住世,但是为什么不长久住世?如果长久住世,众生看到佛常常在这里,...
广恩禅师: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氏的儿子在榛莽中获得二枚桃子,鲜洁可爱,献给法师吃下。从此,...有一个青年,听说喜马拉雅山的山腰上居住了一位有德行的圣人,这位圣人有着超凡的智能,灵性上已达到了完美境界。 ...
问: 放生是否著相? 大安法师答: 持戒,戒律的开遮持犯的建立是从事相上建立,所以尤其是大乘佛法,要以慈悲心为...
普寂(唐京师兴唐寺)[《宋高僧传》卷第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普寂。姓凭氏。蒲州河东人也。年纔稚弱率性轩昂。离俗升坛循于经律。临文揣义迥异恒流。初闻神秀在荆州玉泉寺。寂乃往师事凡六年。神秀奇之尽以其道授焉。久视中则天召神秀。至东都论道。因荐寂乃度为僧。及秀之卒天下好释氏者咸师事之。中宗闻秀高年。特下制令普寂代本师统其法众。开元二十三年。敕普寂于都城居止。时王公大人竞来礼谒。寂严重少言。来者难见其和悦之容。远近尤以此重之。二十七年终于上都兴唐寺。年八十九。时都城士庶谒者皆制弟子之服。有制赐谥曰大慧禅师。及葬河南尹裴宽及其妻子。并缞麻列于门徒之次。倾城哭送。闾里为之空焉。裴尹之重寂职有由矣。寂之阐化神异颇多。裴皆目击。又得心印归向越深。时多讥诮。裴日夕造谒执弟子礼。曾无差脱。一日诣寂。寂悬知弟子一行之亡。及寂之终灭。裴之悲恸若丧所亲。缞绖徒步出城。妻子同尔。搢绅之讥生于是矣。
上篇:义福(行思)(唐京兆慈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九] | 下篇:怀让(唐南岳观音台)[《宋高僧传》卷第九] |
(故事)毗奈耶杂事五曰:南方二苾刍,欲往室罗伐礼世尊,中路热渴,观水有虫,大者唯念法,不饮而丧身。小者谓佛世...
云龙山石佛
大悲胎藏
为令新受不生受诸饮食
高王观世音经
不审听
普慈
妙悟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异熟习气
尼延底
性心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推荐】求人不行,求自己还做不到,这叫业障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佛陀生病的时候

佛法中有提到顺星、犯太岁吗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

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

古代大德诵持《大悲咒》的感应
圣人、妻子和老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