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外种”之对称。法相宗以第八阿赖耶识中所含藏有漏无漏一切之种子为内种。此种子能生现行,即色心万象本源之真种子...(经名)三卷,失译人名。先举五十三佛。次举三劫各千佛。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一卷,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一卷,未来星宿...即袈裟,因袈裟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以不正色染坏之,故名坏色。有三种之坏色,即青坏色、黑坏色、木兰坏色,这...蒙古语 gobi,意为难生草木之沙漠。又称戈壁滩、戈壁沙漠。东至大兴安岭,西接帕米尔高原,可分为哈密以东之戈壁沙...(名数)仁王经所说。一伏忍,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间,未断烦恼种子,而制伏之不使起之位也。二信忍,于...1、生因和了因。生因是能够产生果实的因种,如谷麦等种子是;了因是以智慧去透视事物的原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宗镜录卷四十七以束芦来比喻六根、六尘间之关系,即:(一)互相依,束芦互相依倚,以此比喻六根、六尘更相由藉,而成...(一)位于山西五台山南台西北。为五台山著名佛寺之一。据广清凉传卷上载,五台山中,今之北台即古代之中台,中台即南...【解脱知见论】 p1236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解脱智见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邪智过患,正智功德;故名解脱智...(术语)释经论,分科其文句之段落者。是由秦之道安为始。知一经之大意不可缺。文句一曰:古讲师俱敷弘义理不分章段...(一)为天台宗智顗所创,即指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等四种四谛。其义出自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据《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九:莲华出污泥而不染,妙香广布,令见者喜悦、吉祥,故以莲华比喻菩萨所修之十种善法。即...
宋朝韩琦任宰相时,买了一个妾姓张,容貌美丽。订立契约后,这个女子忽然落下泪来。韩琦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我本...
佛经中常出现佛的常随众大比丘僧千二百五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讲三迦叶,他们是三兄弟,老大是...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们接物待人时,首先,要观察外在,如言语、行状等,即所谓的察...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染的造作(染业)两种。 善念、恶念和无善无恶的念头通通是属...
问: 听一些法师说,修行必须要按次第修,要不就是盲修瞎练,应先修人天法,再修解脱道,接着修菩提道。净土法门属...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了临终正念的问题。弟子虽明白决定往生的条件全在深信切愿,...
智佺(周魏府观音院)[《宋高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佺。姓张氏。铜台永济人也。九岁于邺都临清王舍城寺事师。暨受具戒身器挺然八尺面色玉如。行步若舒雁。言音如扣钟。人望之凛然。佥曰。美丈夫也。恒诵诸经昼三夜三礼佛无阙。本师知其法器。遣往滑台。抵明福寺就晖师讲肆。期月顿见诸法体用。喜不自任。时晖之门生炮勇烋干者数十员。皆出佺之下。徇睢阳人请讲。未久又今东京。遇信士舍宅为万岁百法院。由此洛京陈许徐宿维青琴台咸乐请其敷演。自鸠聚檀嚫。前后饭僧三十万。天雄军戴张郭三家。同建观音院命居之。佺敏利之性天资。初终讲百法论可百许遍。登法座多不临文。悬述辩给。后三过览大藏经以辅见知。其诵讽经咒也。尝闻户外閴然有弹指声者。感鬼神赞叹欤。魏帅陈君思让。笃志归依。表荐紫衣师号曰归政。殆临八十一而克意学欧王书体。仅入能妙。或问之。曰吾习来生字耳。显德五年年八十三。呼弟子奉晏等嘱累令造木舆一所敛送阇维。至其年十一月十一日奄终。奉木塔举高三丈余。纵燎时有白鹤哀鸣紫云旋覆。收拾舍利建塔缄焉。
上篇:宗季(汉杭州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七] | 下篇:皓端(宋秀州灵光寺)[《宋高僧传》卷第七] |
【法身略由三处应知依止】 p0766 摄论三卷十六页云:复次法身由几种处,应知依止?略由三处。一、由种种佛住依...
内种
三劫三千佛名经
坏色
戈壁
五忍
二因
束芦二义
金阁寺
解脱知见论
科文
四种四谛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莲华的十种比喻

为富不仁非为贵,见色不乱方为贵

佛陀身边千二百五十常随众的由来
外在体现内在
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