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即恶魔之住居。心地观经卷五(大三·三一四中):“若能发心求出家,厌离世间修佛道,十方魔宫皆振动,是人速证法王...(名数)思益经四忍法品谓菩萨有四法,出毁禁之罪:一得无生忍,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也,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1、色光和心光。色光又名身光,即佛身上所发出来的光,吾人的眼睛能够看得到;心光是佛心所发出来的光,它恒常照护...(一)禅宗谓丛林僧众。如百川之流入大海,众僧会于丛林,称为海会。 (二)谓诸尊圣众之会聚。以海比喻其德高、数众,...锡杖顶部之六个环轮,表六道,振之,对内意味觉醒六道迷梦,对外则行脚时可避野兽。由此而转指锡杖。 p1311...(本生)阿育王前世,为小儿时,途逢释迦佛戏以沙为麨施佛,佛预言彼来生必为国王。见阿育王传一,义楚十八。...(术语)八邪之一。反于正见也。...为禅门曹洞宗之家风。敲,指学人叩师家之门以问道;唱,指师家回答以接引之。学人、师家之间亲密无隙,即称敲唱俱行...全一卷。全称佛说鬼子母经。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鬼子母食人之子,佛藏其爱子以度化之,使拥护...(佛名)胜鬘夫人当来正觉之佛号。胜鬘经曰:过二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又作己心净土、自性弥陀、唯心弥陀。指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俱在自己心中。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四八·三五二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编者按】在一诚法师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他弘教育人,且不忘造福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推动佛教的对...有一位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成了一名孤儿,孤苦伶仃,一无所有,流浪街头,受尽磨难。最后终于创下...
无常的道理,对初学者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比方说,我们从学校毕业了,到社会上谋职,事业或顺利或不顺利;然后来...这八种大悚惧的事情就是要经常思维八种使我们感到害怕和悚惧的事情,这种悚惧可以使我们能够尽早地脱离生死,让我们...
蕅益大师在《示养德》中云:衣取蔽形,莫贪齐整;食取克馁,莫嗜美味。意即:著衣遮蔽形体,莫贪图庄严华丽;饮食为...
光孝寺位於广东省广州光孝路北端。据《光孝寺志》载,初为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於此,世称虞...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
前些日子遇了一小难,爬山登陡峭石级的时候滚落了下来,蒙佛加佑只是手指脱臼,并无大碍。但遇险过程中那刹那间面对...
宗季(汉杭州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宗季者。俗姓俞临安人也。稚齿瑰伟心志刚直。尝天震邻家树。季随僵仆。有姊尼抱就膝。视之曰。此非震死且有生候。至夜未央苏而复作。遂劝令出家。事欣平寺僧。后往衢州投巨信论师学名数论。文义淹详且难诎伏。锋芒如也。迨回杭龙兴寺召讲。时僧正蕴让给慧纵横两面之敌也。与闾丘方远先生江东罗隐为莫逆之交也。见而申问。季作二百语酬之。让正赏叹。遂请开讲四十余年。出弟子七八百人。汉干佑戊申岁。疾终于本房。初季讲次。遇一异人。作胡语问西域未来之经论。一众惊然。季眇二目。曾夜行感神光。引之常览古师之述作。曰可俯而窥也。遂撰永新钞释般若心经晖理钞解上生经弥勒成佛经疏钞补猷钞阙诸别行义章。可数十卷。并行于世。季道行孤僻性情方正。寡言语气貌高迈。誓不趋俗舍。暨老恳请亦罕赴白衣家。居唯屡空衎然自任。而孜孜手不释卷。乐道向终。至今此宗越多。弟子讲导不泯焉。
上篇:从隐(梦江)(汉洛阳天宫寺)[《宋高僧传》卷第七] | 下篇:智佺(周魏府观音院)[《宋高僧传》卷第七] |
四劫之一,即三千大千世界进入毁坏的时期。坏劫共有二十小劫,其初十九小劫坏有情世间,最后之一个小劫坏器世间。...
魔宫
四忍
二光
海会
六环
以砂施佛
不正见
敲唱
鬼子母经
普光如来
己心弥陀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一诚长老:菩提无尽海 智慧功德藏
人生的选择

心里面的无常,影响我们最为严重深远
佛说八种大悚惧的事情

饮食为止饥渴,莫贪图美味佳肴

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