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曰无上正等正觉。七佛经曰:如是出家时,...【三有为】 指三种有为法。又作三有为相、三相。即:一、色法,乃质碍之法,小乘俱舍宗指为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日本佛教用语。日本朝廷为防止滥设私寺,乃限制一定数额之寺院为官寺,称为定额寺。自奈良朝以来成为一种寺格,颇受...法相宗所立三类境之一。谓依第六意识之妄想分别,浮现实我实法之相,此相非有实体,仅为意识之见分(能照知所缘对境...(术语)说体空之教门,在方等部般若部之诸经及涅槃经。如金刚般若之六喻,维摩经之十喻是也。天台之四教,名之为通...(杂语)唐无著禅师,与清凉山文殊菩萨对话中之语,碧岩第三十五则载之。...法相宗所立四重出体之一。相,指现象差别之事相;性,指其实性之真如。谓除一真如之外,别无万法之自体,故摄现象界...云何正命?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于趣邪命身语恶行所得无漏。远离乃至身语...【种种想】 p1260 显扬二卷七页云:种种想者:谓卽于四大及造色中长短粗细方圆高下正及不正光影明暗、如是等类假色...(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集佛所说出世间及世间法之名数。...十恶业中之七种。即身业之杀生、偷盗、邪淫,口业之两舌、恶口、妄语、绮语;身三口四,故称身口七支。若再加上意业...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我那个时候才二十多岁,夜不倒单已经有四五年了,整晚上不睡觉,双腿子盘起来坐一夜。给居士讲佛法的时候,一开头就...初闻六祖慧能大名,始于八十年代末蔡志忠的一套漫画《六祖坛经》,之后,我对禅宗无比热爱。20年后,终于有机缘拜访...问: 师父上人,听说您在讲完《楞严》之后,接下来会讲的一部大经是《法华》,请问《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沉以迥别。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成正觉,普度众生。...我经常遇到一些朋友,他们告诉我,自己拥有什么什么样的跑车,但是从我看来,并不是他拥有跑车,只是跑车拥有他。因...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印光大师 印祖往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特别强调至诚...
堕畜生道,你也闻不到佛法。除非有大善根的堕到畜生道,才能闻到佛法。什么叫大善根呢? 我在鼓山求学的时候,住在...问: 散乱心念佛是否可以往生? 大安法师答: 散乱心里面具足信愿念佛,可以往生,这是决定的,也是蕅益大师给我们...
贞辩(后唐定州开元寺)[《宋高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贞辩。中山人也。少知出尘长誓修学。克苦之性人不堪其忧。一志听寻暇则刺血书经。又针血画立观自在像慈氏像等。尝因行道困息。有二天女来相挠恼。辩誓之曰。我心匪石吾以神咒被汝。彼众不容去。自此道胜魔亦无踪。辩负笈抵太原城听习。时中山王氏与后唐李氏封境相接。虞其觇间者。并州城内不容外僧。辩由此驱出遂于野外古冢间宿。会武皇帝畋游。冢在围场中。辩固不知方。将入城赴讲见旌旗骑卒。缩身还入穴中。武皇疑令擒见问其故。遂验冢中敷草座案砚疏钞罗布。遂命入府供养。时曹太后深加仰重。辩诉于太后曰。止以学法为怀。久在王宫不乐如梏械耳。武皇纵其自由乃成其业。洎王处直平乃归中山。讲训补故伽蓝无不谐愿。有妇人陈氏。布发掩地请辩蹈之撰上生经钞。为学者所贵。时号辩钞者是。后终于此寺焉。
上篇:令諲(后唐洛阳长水)[《宋高僧传》卷第七] | 下篇:虚受(后唐会稽郡大善寺)[《宋高僧传》卷第七] |
【界事】 p0865 瑜伽三十一卷三页云:又正寻思地等六界内外差别,发起胜解。如是名为寻思界事。...
无上觉
三有为
定额寺
独影境
体空教
文殊前三三
摄相归性体
正命
种种想
法集名数经
身口七支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作为出家人,要尊重佛戒
大愿法师:环保应从清洁心灵做起
《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
现在拥有的只是幻觉而已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念佛行人应该这样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