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圆教的中谛,乃空假二谛相即之中,故云即中,以别于别教之中谛。...十界之一。即饿鬼之世界。乃遭受不得饮食,及受苦无尽之生存境地。[药师本愿经](参阅“十界”457) p6368...(术语)于丧中或命日慎其心身曰忌。...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梵语 sāgaramudrā-samādhi。又作海印定、海印三摩地、大海印三昧。华严家以此三昧为华严大经所依之总定。佛说法...色、声、香、味、华服、邪念等六法,譬如剑刃能伤身,故称之为六剑。亦即指六尘。六度集经卷五(大三·二八上):“...(术语)圣道门说即心成佛与即身成佛,净土门说即得往生。言以信佛之因缘定直往生极乐也。而净土门中亦有二解。净土...(术语)和解曰讲褒。美曰赞故讲赞者和解其义理,褒美其利益也。...(术语)空之异名也。诸法空无,而无所得之实体也。智度论五十二曰:空中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涅槃...梵语 māna,巴利语同。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俱舍宗以之为四十六心所中的八不定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之为五十一心...属日本真言宗寺。位于大阪府南河内郡葛城山中。初名香华寺。为修验道之祖役小角所开创。空海改称为高贵寺,且于此修...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 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及种种作务,...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虽然身体消逝了,但是灵魂还在,就转而把灵魂当成我。但是,...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者一起前往波婆城,尊者回答:是的,世尊!阿难随即严整衣钵,...
修行很重要的就是一个切字。《高峰禅要》里也常强调要生死心切,就是针对我们这种已经知道,可是却悠悠忽忽的心态。...
过去,在贤提国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长期卧病在床,精神委顿、身体非常瘦弱,生活无法自理,以致于全身...学会自我剖析虚荣,把我们的短处及时收拢在自我检验的验光镜下,我们会发现,我们虚荣心有多高,我们背离光明的阴影...
【疏文】 诸圣者,佛及菩萨也。自凡望圣,隔之又隔。而今不出片言,直登不退。片言者,即所念阿弥陀佛之片言也。至...
释迦牟尼佛陀为什么有那样超人的成就,而成为世界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大圣人呢?为什么能受千千万万人民的...
志远(元堪)(唐五台山华严寺)[《宋高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志远。俗姓宋氏。家于汝南。其父早丧。孤侍孀亲。承颜之礼匪遑晨夕。母常念法华经精通五卷。远识度明敏孤标卓然。年二十八辞亲从师。归依荷泽宗风晤解幽旨。经营僧事联绵六秋。凡诸取给未尝混互。自尔辞师寻礼复经八年。虽博赡两宗情犹系滞。闻天台一枝该通妙理。定慧双融解进于行。十乘境观起自一家。修性三德清凉盛演因命同辈追游五峰。栖遁林泉履历前躅。晓六凡四圣之理。了开示悟入之门。百界千如包罗性相。即遮即照破立同时。依正圆融凡圣平等。豁开心目物我双亡。仅四十年阐扬独步。远业精道邈志苦神和。卧不解衣食非别请。时岁不稔樵炊屡乖。每掬水漱流将期永日。体有疮疥手不涂摩。戒检遵修警慎心口。常以四种三昧炼磨身心。至于缄札题尺。颇闲辞翰虫篆之美。每有缁素负才学者异其辩说。或傍搜僻隐。欲为挫锐。伺之瑕玷。求其胜负。进虽傲然踞席。退乃踧踖赧容。来高我山去随四悉。洎会昌四年。春秋七十七。僧腊四十八。忽绝食数朝而说法罔惮。以二月十七日诫门人曰。吾自生修进不欺心口。今获二种果报。卧安觉安而无痛恼。又曰。天台宗疏务在宣传。法华疏十卷本迹二门三周记别开近显远玄文十卷五义判释。止观十卷境观双修。不定顿渐八教粗妙。遮照平等行解圆明。一多相即一藏文句莹玉摐金。将践圣阶降兹罕及。礼忏方等必假精诚。志之永怀副吾之意也。于时龙象云萃栉比座隅。咸赞希奇同称佛号。慈诲之际奄至迁灵。风惨云愁山昏水咽。林峦色变徒属凄伤。阇维日诸子奔驰罔知所诣。虽学者如林。达其法者唯元堪。即扶风马氏之裔也。气度冲邃道风素高。盖远倾其解脱之瓶。注以醍醐之器。可谓一灯之后复然一灯。及武宗澄汰之际。禀师先旨哀恸累夕。以其章疏文句秘之屋壁。及宣宗再阐释门。重葺旧居。取其教部置之影堂。六时经行俨若前制。法华妙经积岁传唱。摩诃止观久而敷扬。嗣继之心已极师资之礼也。
上篇:僧彻(唐京兆大安国寺)[《宋高僧传》卷第六] | 下篇:希圆(唐越州应天山寺)[《宋高僧传》卷第七] |
(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即中
饿鬼界
忌
一生补处
海印三昧
六剑
即得往生
讲赞
不可得
慢
高贵寺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放下「自我」的幻觉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所有的烦恼都是由这三毒所发出来的

佛为病比丘洗身因缘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

念佛法门之奇妙殊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