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名)此河在拘耶尼洲。梵名娑婆耶。涅槃经十曰:于是三千大千世界,有洲名拘耶尼。其洲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耶...谓僧之无行者。譬如麦田中生稗,其形似麦而非麦,田夫初见,谓此稗麦尽是好麦,久之乃见实为秽草杂生于地。此喻无行...【十种义】 p0102 瑜伽八十一卷五页云:云何为义?当知略有十种。一者、地义,二者、相义,三者、作意等义,四者、...三密相应,速得成佛,密教之独义也。 一、身密 手结印契也。 二、语密 口诵真言也。 三、意密 心作...梵语 skandha,巴利语 khandhaka 之音译。又作揵度、建陀、建图、干度、塞建陀、娑犍图。意指蕴、聚、众、分段。即...略称所造。指一切色法皆为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造作,故称所造色;而四大种则是能造。依成实论,四尘为能造,五...(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开宗记一本曰:末多利部,此云北山部。...【富罗】 正言腹罗,译云短靿(于教切)靴。...(术语)空见之人,非道无惭,以木像之背切鱼鲙,以佛之经论糊屏风也。止观十曰:背鲙经屏,天田尿井,逆父慢母,剧...即小乘的律藏,初分所明的是比丘戒法,第二分是比丘尼戒法,第三分是安居自恣等法,第四分是房舍等法。第三分及第四...【劳倦粗重】 p1187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劳倦麁重者:谓远行等所作支体顿弊性。...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
一头牛的死亡 四五个穿长筒胶鞋的屠夫把一头牛拖进了屠宰场。他们将牛的脚用绳子套住,然后使劲一拉,扑通一声这头...一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
佛陀涅槃后的五百年,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犍陀罗国婆罗城,看见一位梵志正在捶打教训一名孩童,就上前问为...清净心是智慧种,一般人误会,认为多读诵可以生智慧,其实错误。佛说,多读诵是禅定障,有禅定障的人,不开智慧,所...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当中,佛告诉一位菩萨说: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我今略说,为未来世盲瞑众生(由...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末法,正入斗争。转展陵夷,后之又后,皆赖此经神力,救拔余生...
二〇一二年,末学经朋友介绍相信佛法。现在想来,自己还有那么一点善根,要不怎能朋友一说佛法好,我就相信了呢,也...空是什么?就是缘起无自性。这个不太好懂,第一次听到,这个很深缘起无自性。没关系师父慢慢地给你解释,你听得懂,...
惟悫(慧震,弘沇)(唐京师崇福寺)[《宋高僧传》卷第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惟悫。俗姓连氏。齐大夫称之后。本凭翊人。官居上党为潞人也。九岁割爱冠年纳戒。母氏昆弟归于法门。故悫从其受教。澜漪内湛葳[麸-夫+玉-来+卄/素-纟]外发。嗜学服勤必无倦色。乃辞渭阳寻师隶业。或经筵首席。或论集前驱。或参问禅宗。或附丽律匠。其志渊旷欲皆吞纳之。年临不惑尚住神都。因受旧相房公融宅请。未饭之前宅中出经函云。相公在南海知南铨。预其翻经。躬亲笔受首楞严经一部。留家供养。今筵中正有十僧。每人可开题一卷。悫坐居第四。舒经见富楼那问生起义。觉其文婉其理玄。发愿撰疏。疏通经义。及归院矢誓写文殊菩萨像。别诵名号计一十年。厥志坚强遂有冥感。忽梦妙吉祥乘狻猊自悫之口入。由兹下笔若大觉之被善现谈般若焉。起大历元年丙午也。及将彻简。于卧寐中见由口而出。在乎华严宗中。文殊智也。勒成三卷。自谓从浅智中衍出矣。于今盛行。一说楞严经。初是荆州度门寺神秀禅师在内时得本。后因馆陶沙门慧震于度门寺传出。悫遇之着疏解之。后有弘沇法师者。蜀人也。作义章开释此经。号资中疏。其中亦引震法师义例。似有今古之说。此岷蜀行之。近亦流江表焉。
上篇:慧琳(唐京师西明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 下篇:怀感(唐京师千福寺)[《宋高僧传》卷第六] |
(术语)二佛身之一。佛身解脱烦恼障,故名解脱身。唯识述记十末曰:言法身者,非三身中之法身也。佛得二名,离烦恼...
金沙河
稗沙门
十种义
三密(二)
犍度
所造色
末多利
富罗
背鲙经屏
四分律
劳倦粗重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倾听生命的呐喊
印光大师法语撷录

波尔尼仙人的故事
智谕法师:开智慧

应该帮助的人不去帮,那你和文殊菩萨不相应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