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清净之光明也。无量寿经下曰:日月清明。...(1336~1405)日本临济宗僧。别号蕉坚道人。敕谥“佛智广照国师”、“净印翊圣国师”。土佐(高知县)人。早年从学...(杂名)Vyāghra,译曰虎氏。天竺之姓。见续高僧传三。...【我无我见】 p0648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四页云:诸有此见,谛故住故,我无我。此边执见,断见摄;见苦所断...shixiang 佛教术语。一切诸法的真实体相,又名诸法实相。实、谓真实不虚,相谓事物的本性或相状,是佛教所说的...【一切法空】 p0006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菩萨为令力无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净,而观此空故;名一切法空。...(术语)说法会下四众之一。正当其法而悟道之机类也。法华文句一曰:不起于座,闻即得道。此名当机众。...(人名)河西金城(陕西南郑县治)人。姓赵。少年时,家门为胡虏所灭,往凉州出家。初名慧智。后至平城就玄高,为其...【有情名想差别】 p0551 显扬十五卷十六页云:复次若尔;何故于正法中,建立名想种种差别?颂曰:为言说易故,...因明用语。他,指立论者以外之人,包括敌者(问难者)与证者。许,认可之意。即立论者提出之语句为自己以外之其他人...(术语)修一念三千妙观之净行也。为天台宗所言。...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十之八九都是积食。 现在由于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而每个家庭都...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
原文: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像之目然),则心便沉潜不浮动,亦不生...一、 在你说任何话之前,先问问你自己,是否必要;若是不必要,就别说。这是训练心的第一步因为如果你无法对自己的...
觉明妙行菩萨就谈自己,他在晋明帝的时候(322至325年)。他那一世是一个很贫穷的命运,可能连生存都有问题。由于这...有一对夫妇,吃饭闲谈。那妻子也是兴之所至,一不小心冒出一句不太顺耳的话来,同样没料到的是,丈夫细细地分析了一...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六一年古十二月十二日,在中国佛教圣地陕西合阳县乳罗山下赤东...正确分别和不分别 当今社会,金钱万能论为人们普遍接受和信仰,社会大众普遍匍匐在金钱脚下,任其摆布。我出生在一...
慧琳(唐京师西明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琳。姓裴氏。疏勒国人也。始事不空三藏为室洒。内持密藏外究儒流。印度声明支那诂训靡不精奥。尝谓翻梵成华。华皆典故。典故则西干细语也。遂引用字林字统声类三苍切韵玉篇诸经杂史。参合佛意详察是非。撰成大藏音义一百卷。起贞元四年迄元和五载方得绝笔。贮其本于西明藏中。京邑之间一皆宗仰。琳以元和十五年庚子卒于所住。春秋八十四矣。殆大中五年有奏请入藏流行。近以海中高丽国虽三韩夷族偏尚释门。周显德中遣使赍金。入浙中求慧琳经音义。时无此本故有阙如。
上篇:良秀(谈筵)(唐京师西明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 下篇:惟悫(慧震,弘沇)(唐京师崇福寺)[《宋高僧传》卷第六] |
(植物)Kovidāra,又作俱毗陀罗,拘毗陀罗。黑檀之一种。...
清明
绝海中津
弊耶伽罗
我无我见
实相
一切法空
当机众
玄畅
有情名想差别
他许
三千净行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心灵的解放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不要被小事琐事所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