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菩萨为令力无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净,而观此空故;名一切法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雨浴衣、浴衣 济缘记·释安居篇:“雨衣,即用澡浴。夏月多垢,故听畜之。”(业疏记卷二○·七·九)...净,净洁;触,触秽之意。又作净浊。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载,凡水分净、触,瓶有二枚,净者咸用瓦瓷,触者任意兼用铜...【四缘】 p0395 瑜伽三卷八页云:又有四缘: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因缘者,谓种子。等...(经名)具名佛说智光灭一切业障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与佛说智炬陀罗尼经同本别译。佛在日月天子宫说佛菩萨...(术语)三藏中之经藏与律藏。俱系金口之直说。经为教常道者。律为制恶事者。...(术语)寺塔处者练若也,此有三种:一达磨,是菩提场。二檀陀伽,是无秽尊处。三摩登伽,是无喧动处。见不思议疏上...【受断乐】 p0726 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灭想受定,名受断乐。...(术语)明唯识之相状为唯识之意,对于性唯识,位唯识而言明。实性理体所依立之依他起性万法者之部门也。...安置佛像,外形如厨柜之器具,多以石、木材制成。又据鸡林志所载,佛寺亦称佛龛。此外,于岩壁掘室以安置佛像之处,...【声闻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回向菩提】 p1397 佛地经论二卷十四页云:问:回向菩提声闻,为住无余依涅槃界,发趣无上...凡十卷。全称敕谥佛光圆满常照国师三会语录。又作佛光圆满常照国师语录、圆满常照国师语录、佛光和尚语录、佛光禅师...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看下一段: 此中谨恭录《成唯识论》卷首之造论因缘,以明唯识教学...
圆破色阴超劫浊 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的,最粗重的就是色阴;色阴所引生的根结,就是动静两种的结...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子一律要求他们都具备圣贤的条件,这是错误的想法。佛弟子终究...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 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断恶,你看这个擐甲,这个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那种铁片,一片...过去佛陀在婆罗园弘法时,一天,着衣持钵入婆罗村乞食。魔王波旬心想:现在佛陀欲入村乞食,我要想办法使人们不要供...
阿弥陀佛名号在前面这个依正二报里面,谈正报就介绍阿弥陀佛的内在的功德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以这两个核心的无量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谁曾想就是这短短的四句偈竟成为禅宗中国化革命的标志,是禅宗...
一切法空
【法相辞典】
【一切法空】 p0006
上篇:一切寂止 | 下篇:一切自体 |
梵名 ārya-sthavira-nikāya,巴利名 Thera-Vāda。又称铜鍱部。音译作他鞞罗部、体毗履、他毗利与。乃部派佛教之...
雨衣
净触
四缘
智光灭业障经
经律
寺塔处
受断乐
相唯识
佛龛
声闻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回向菩提
佛光国师语录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正念应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