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江陵玄奘与三藏法师。形影相接相去几何然其名同实异。亦犹蔺相如得强秦之所畏。马相如令杨雄之追慕。然则各有所长短亦可见也。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为舍利弗以诸譬喻说菩萨与二乘智慧功德之差别。...(术语)福德与智慧之二种庄严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华严经十一曰:法界悉充满,福慧咸广大...亦名:杖络囊戒具二持犯 戒本疏·百众学法:“(众学篇)持犯者,若就心学,希具二持二犯。起心修行,名作持;不违...为“冥加”之对称。指佛菩萨对众生所施显而易见之加被。如佛陀于华严会上,以身业摩菩萨顶,增其威力;以口业劝说法...【随护方便】 p1368 显扬八卷七页云:随护方便者:谓菩萨摩诃萨,善护聪睿。以俱生智,速摄受法。又善护忆念。由忆...为栖止于我国峨眉山之鸟名。相传此鸟每每鸣叫“佛现”之音,随其所鸣,则佛像于朦胧中现形,传为奇谭。[月令广义]...【世间胜义谛】 四种胜义谛之一,又名体用显见谛,此即是世俗四谛中的第二谛、道理世俗谛的三科等法,事相粗显,犹...(术语)形体与色相。法华经譬喻品曰:即遣二人形色憔悴。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形色不同。【又】谓长短方圆等形...凡二卷。唐代若那跋陀罗译。又作大般涅槃经荼毗分、大涅槃经后译荼毗分、涅槃经后分、阇维分、后分。叙述佛入灭前后...亦名:舍请法 子题:舍请对首法、对首舍请法、舍请心念法、心念舍请法、开背请有二、有缘背请法、无缘背请法 行事钞...华严宗古十玄门之一。系就心而阐明缘起之根本,亦即一切诸法皆依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建立,若善若恶,随心所转,故称为...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快乐之神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因为有十件事会吓跑它。今天起,无需追逐,少做这些,快乐自会降临! 1、责备 事情出...太虚大师精通三藏,学贯古今,智慧圆融,悲心广大。不单是渊博的佛学者,身体力行的有德高僧,而且是妙语如珠,才华...
为何不能栖心道业呢? 我们有种种执着,虽修学佛法亦不入心。我见炽盛,贪嗔痴具足。这样虽身在佛门却不入门,心在...
过去,有一位仁慈的国王,以平等心爱护人民,却不曾出宫巡视民间生活。有一回,宰相请示国王:祈愿大王出宫,亲自到...
当年梦参老和尚往生荼毗以后,真容寺官方还没有发布任何消息,网上就开始到处传假冒的梦老的头骨舍利。很多同修不加...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国,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善胜道场,圆满无上佛果。初成道时,佛陀思惟五浊恶世众生迷惑颠倒...
相随心转 重点是在这里,这个可以改变,会影响我们未来的!相随心转这个很重要了。当这个相出现的时候,我们又会去...
梁武帝(502-549年),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梁皇帝。梁武帝博学能文,长于...
恒景(唐荆州玉泉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恒景。姓文氏。当阳人也。贞观二十二年敕度听习三藏。一闻能诵如说而行。初就文纲律师隶业毗尼。后入覆舟山玉泉寺。追智者禅师习止观门。于寺之南十里别立精舍。号龙兴是也。自天后中宗朝。三被诏入内供养为受戒师。以景龙三年奏乞归山。敕允其请。诏中书门下及学士。于林光宫观内道场设斋。先时追召天下高僧兼义行者二十余人。常于内殿修福。至是散斋。仍送景并道俊玄奘各还故乡。帝亲赋诗。学士应和。即中书令李峤中书舍人李又等数人。时景等捧诗振锡而行。天下荣之。景撰顺了义论二卷摄正法论七卷佛性论二卷。学其宗者如渴之受浆。至先天元年九月二十五日卒于所住寺。春秋七十九。弟子奉葬于寺之西原也。
上篇:法藏(大仪)(周洛京佛授记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 下篇:一行(唐中岳嵩阳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
【非学非无学慧】 p0717 集异门论五卷十四页云:非学非无学慧云何?答:有漏作意相应,于法简择,广说乃至毗钵...
大集譬喻王经
福慧
担杖络囊戒具二持犯
显加
随护方便
佛现
世间胜义谛
形色
大般涅槃经后分
背请戒中舍请法
唯心回转善成门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十件事会吓跑快乐之神
太虚大师的志行和悲愿

岁月年华,不与人期

钱财乃五家所有

舍利不是试金石
梵天劝请佛陀说法的因缘

经常起负面的想法,其实是伤害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