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深高之分量也。唐华严经二十一曰:见无量佛起深量信。净影大经疏上曰:舍凡成圣,荷恩深量。...(杂名)印度之法有以齿印于证书者,如吾邦之拇印。杂阿含经二十五曰:时王以此语尽书纸上,而封缄之,以齿印印之。...Jingxingguo 佛教术语。境,指佛教徒修行所应分别观察的诸法境界,包括佛教所讲的三科、五位、百法、四谛、十二...(534~578)北周僧。荥阳人,俗姓郑。十七岁,与友游寺,观地狱图变,决志出家,乃投瓦官寺和禅师剃发。受具足戒后...【王得大自在】 p0380 瑜伽六十一卷五页云:云何名王得大自在?谓有国王、自随所欲作所应作,劳赉群臣。于妙五欲,...(术语)台家所立,有当分跨节之目,当分者谓于藏通别圆之四教各有其当分之教行理,跨节者,谓于前三教上直超说圆意...【有杀生者】 p0545 法蕴足论一卷七页云:何等名为有杀生者?谓于杀生,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术语)玄妙之心识。注维摩经序曰:玄心独悟。...亦名:结有场大界唱相法、有场大界唱相法、唱有场大界相法 子题:唱相有二、唱大界四方内外相、唱大界内相、大界内...梵语 ajana 之音译。又作安缮那、安禅那、安阇那。一说为眼药名,其色青黑。一说为植物之一种,其叶可和合眼药使用...(术语)三慧之一。思惟自理而得之智慧也。于定散之中,属于散慧。...维摩诘所说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法华经。警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愄,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众生无...
看第四个,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是整个三界里面最高的境界了。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谓行者舍前识处之有想,并舍前...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临泉县黄岭镇侉子营村人。二〇一八年六月十七日凌晨三时六分,老人蒙阿弥...
问: 如果我们在没有达到顿悟,那一刹那间的时候,突然中就往生了,那么我们带着能所,夹着意识心,带业往生,这个...
凡夫众生从初发菩提心,到究竟成佛,概括地来说,要经历五大阶段,也就是唯识五位的划分: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应生起见贤思齐之心。 《大集经》云:法悟比丘二万年中常修念...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现象、我们的身体、思想、心理反应、等,都是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问: 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为重症患者募捐的信息,弟子都会略表心意捐点儿款。然而有人却说这是个人的因果,捐...
浮丘(唐太原崇福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浮丘。姓张氏。太原人也。挺然奇表慧悟绝伦。于瑜伽论差成精博。旁综群书言分雅俗。四方学者争造其门。然讷于宣剖敏于通解。深藏若虚。庸庸品类多所不知。于时哲公露其头角。博闻强识之者惧其抵触。岂况请余乎。哲惟神伏丘之义学。故谓为法海焉。享年七十余。终于所居。然未闻其有所著述矣。
上篇:德感(唐洛京佛授记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 下篇:法藏(大仪)(周洛京佛授记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
(动物)拘耆罗之略。鸟名,译曰好声鸟。出于玄应音义八。...
深量
齿印
境行果(sthana-carya-phala)
静蔼
王得大自在
当分
有杀生者
玄心
摄僧有场大界唱相法
安膳那
思慧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人在三界,出离要紧

天乘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处定

【推荐】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

【推荐】如何快速有效的积累功德资粮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圣严法师《花开花谢,不执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