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台家所立,有当分跨节之目,当分者谓于藏通别圆之四教各有其当分之教行理,跨节者,谓于前三教上直超说圆意。盖当分之义门,在一代经之当位,跨节之义门,在法华经而见一代经也。千差无量之法门,由施权之方便言之,则尽系当分,自开会之佛意言之,则皆系跨节,以当分而成相待妙,以跨节而成绝待妙。玄义二曰:“一当分,二跨节。”同释签曰:“答:中意者,即具当分跨节两义,应知两义即与待绝二妙不殊。(中略)若依施权,即当分义。若据佛意,即跨节义。﹙中略﹚当分通于一代,于今便成相待。跨节唯在今经,佛意非适今也。”又曰:“当分乃成今经相待义边,跨节乃成今经开权义边。”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地名)四大名山之一。在四川峨眉县西。两山相对如蛾眉,故有此称。一名大峨山,与中峨小峨相连故,合称三峨。周回...(一)指九种因缘,令人命未尽不应死而死。即:(一)不应饭而饭,不当食而食。(二)不量饭,食不知节制,多食、过足。(...《翻译名义集》,七卷,宋代平江景德寺释法云(1088~1158)编。法云字天瑞,自称无机子。俗姓戈,长洲人。九岁出家,...(菩萨)金刚界曼荼罗外四供养菩萨之一。...(修法)护摩坛之造法。有地水火风四种。圆形者曰水坛。又小者为木坛。无论在何处,皆得自由持行,如水之流,故曰水...【一切法皆如幻等】 p0011 瑜伽七十三卷十一页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皆如幻等?答:依生无自性性,...指华严经。天台宗以“五时八教”判立佛陀一代之教说,而于五时之中,分别以乳、酪等五味配于华严、鹿苑等五时之经,...【十力分别】 p0112 瑜伽五十卷一页云:云何如来十力分别?谓若略说由三分别;当知无量。一者、由时分分别。谓于堕...意即依宿昔之善根,得能相会而亲近参学。传法宝纪(大八五·一二九一下):“罕有知者,唯道昱、慧可,宿心潜会,精...(名数)一、天龙护念。二、善果日增。三、集圣上因。四、菩萨不退。五、衣食丰足。六、疾疫不临。七、离水火灾。八...【迷悟依】 p0943 成唯识论十卷五页云:二、迷悟依。谓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诸染净法依之得生。圣道转令舍...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侨萨罗国的国王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喜欢玩剑。 因为当时侨萨罗国很强盛,所以很多小国家都会进贡,而想跟国王交往...
《楞严经》就是从今开始改变我们的心态,这个时候你来生的生命才能够彻底地改变。 那么应该怎么改变呢?本经它有它...
我想,我们读《阿弥陀经》,有两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是核心的思想: 第一个,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愿望。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听从徐福的挑唆,派童男、童女数千人随...
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我这里也点示了下,这点我们一定不要受其他观点的疑惑,觉得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实际上,你...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一个修行人从初发心到...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祖师叫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呢,跟昙鸾法师属于一脉相承。那么他对于净土思想的陈述,我们大概可以从...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拥有强大的内心,可以更坦然地面对挫折,可以更细腻地品味生活,可以更理智地面对诱惑,可...
当分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业体 | 下篇:当位即妙 |
【正智假实】 p0504 佛地经论三卷五页云:复次如是所说四智、转何法得?摄大乘说:转识蕴得。何故转心而得心法?非...
峨眉山
九横
翻译名义集
灯菩萨
水坛
一切法皆如幻等
乳经
十力分别
宿心潜会
地藏二十八益
迷悟依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心中无「诚」,损失的是自己

不知道妄想是空的,就很难改变它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人们为什么会惧怕死亡

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吗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隋代高僧道绰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