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经论三卷五页云:复次如是所说四智、转何法得?摄大乘说:转识蕴得。何故转心而得心法?非得心法。四无漏心、智相应故;假说名智。故论说言。问:正智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当言俱有。此中智是实有。若智眷属诸心心法,亦名为智;说之为假。故有二种。此中无漏心心法等,智为主故;皆说名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切心法,分别有三种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一、善性 与一切善法相应曰善性。 二、恶性 与一切恶法...(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本门佛果之真性,观照,资成三德之妙。...(术语)又曰共相种子。对于不共种子而言。生自他共变之境之识变种子也。自此种子而生之境,有自他共得受用者与不然...【三身皆具无边功德而各有异】 p0225 成唯识论十卷十七页云:如是三身,虽皆具足无边功德,而各有异。谓自性身。唯...行事钞·集僧通局篇:“四分文云,当敷座,打犍稚,尽共集一处等。”资持记释云:“示前后中,文出说戒犍度。必先设...因位的人,是尚未到达佛果的修行人的总称。...梵语 koti。为计数之单位。我国古代“亿”之数有大小二种算法,小数为十进位,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大数为万进位...(地名)此林元为祇陀太子所有,故名祇陀林。...亦名:五戒分受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一、多宗局顿)若准多论,五戒三归,不具分受,则不得戒。纵引经证,谓持...【俱有因】 p0924 瑜伽五卷十二页云:俱有因者:谓摄受因一分。如眼、于眼识,如是耳等、于所余识。 二解 ...(术语)又作立敌。立者与敌者。于论场成立自义者为立者,反对之而问难者为敌者。...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我走的地点多,有的人曾经跟我说:能像弘一法师、慈舟法师、虚云老和尚、倓虚老法师那些大善知识,在哪里有?老法师...问: 佛家讲,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能学习佛法。 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所障。...
如来微妙色身,虽在极乐,离隔十万亿刹;如来清净法身,普遍十方,充满法界,故名法界藏身。九界众生,一体包含。如...
【原文】 明湖州徐汝辉,富而好施。时杭州重建戒坛,所费不赀,布按两司,召富民劝募,汝辉愿独力任之。宪长杨继宗...佛陀时常教育我们要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于往昔回忆,同时,也不要幻想着以后如何,因为人命脆弱,无常迅速,若不从...
第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首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法性,出世破...大家观自在,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日,一般民间也称这天为观音圣诞,其实这天是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日。依惯例,各佛寺也...
因果二字,十界同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处,概不出此。类如参禅因者,决定感开大悟果;念佛因者,决定感生西方果...
正智假实
【法相辞典】
【正智假实】 p0504
上篇:正尽苦慧 | 下篇:正性定法聚 |
(术语)又名开导依。谓前念之心灭而为生起后念心心所之所依也。盖后念之心心所,必俟前念之心灭,让现行之位,始得...
三性
本果妙
共种子
三身皆具无边功德而各有异
集僧先设座后鸣钟
因人
亿
祇陀林
五戒渐顿差别
俱有因
竖敌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梦参老和尚谈亲近的四位高僧
如何判断「所知障」和「烦恼障」

这样念佛能入如来法身果海

我不施舍钱财,钱财就会舍我
心的觉悟

《六祖坛经》慧能诗偈集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