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1、贪爱的见解。 2、爱与见的二种烦恼,爱是指思惑,见是指见惑。智度论说:烦恼有二种,一属爱,二属见。...(名数)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南朝钱塘(浙江杭县)人。生卒年不详。曾批判顾欢之“夷夏论”,而著作“难顾道士夷夏论”一文,文中对顾欢重视道教...(术语)无田相之袈裟云缦衣,为令缦衣作田相,于衣上贴附条数,是曰贴相。释氏要览上曰:十诵律云:比丘居山野,许...(杂语)神识也。业疏济缘记四下曰:精灵即神识。又邪鬼之上品也。楞严经六曰:如不断偷必堕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五种事】 p0256 俱舍论六卷十八页云:毗婆沙师言:事者:略有五种。一、自性事。如有处言:若已得此事;彼成就此...指僧众聚居之寺院,尤指禅宗寺院。昔时印度多于都城郊外选择幽静之林地,营建精舍;故僧众止住之处,即以兰若(空闲...【株杌】 p0948 瑜伽八卷六页云:壤善稼田,故名株杌。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页云:又彼能令转成上品相续...梵名 Ratnagotra-vibhāgo Mahāyānottaratantra-?āstra(分别宝性之大乘最胜要义论)。凡四卷。后魏勒那摩提译。...亦名:觅罪相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罪处所[法]者,初未言告,便引重罪。及至勘刻,遂转引轻。审其情实,前言...亦名:正食五观 子题:四种受用利养、受用利养四种、盗用、负债用、子物用、己物用、食有三种、美食乐受、恶食苦受...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朝山路上,有人和师父要个护身符,圣耀师父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五台山寺院外面,很多卖护身符的。为了获利,小贩会...
刘晓愚居士,名景烈,江西赣县人。少年留学东瀛,与蔡公松坡等同学。光复后,曾任第一届国会议员。民六七年间,任职...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经》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当年他带一些眷属西去取经,以种种原因只剩下他一个人。有次...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丛林,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寺院内部行政机构分工明确。以禅宗寺院为例,大体由五大办事机构...
1942年的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十一代祖师弘一大师取吉祥卧安然示寂。而大师去后,其思想与事...
问: 如何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肿瘤? 慧律法师答: 这个问题问得最好。你内在里面一直在烦恼,莫名其妙的烦恼...
一般守五戒的佛教徒,尤其是净宗的同修们,一定会深自庆幸守身如玉,以对配偶的忠实而引以为荣。当然,想要往生西方...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产生活力;如果活在绝望中,就很容易失去求生的意志。因此不管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是人...
印宗(唐会稽山妙喜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印宗。姓印氏。吴郡人也。母刘氏始娠。邻家咸见一沙门端雅徐步入印舍。白刘曰愿为子焉。母梦同此。再三陈让不克。父梦有馈栴檀香木童子。跪授付刘。刘顿厌荤膻。俗间食味隔在唇吻之外。及生而长。从师诵通经典。末最精讲者涅槃经。咸亨元年在京都盛扬道化。上元中敕入大爱敬寺居。辞不赴请。于蕲春东山忍大师谘受禅法。复于番禺遇慧能禅师。问答之间深诣玄理还乡地。刺史王胄礼重殊伦。请置戒坛。命宗度人。可数千百。续敕召入内。乃造慈氏大像。所着心要集。起梁至唐。天下诸达者语言总录焉。又奉敕江东诸寺院天柱报恩各置戒坛度人。又纂百家诸儒士三教文意表明佛法者。重结集之。手笔逾高著述流布。至先天二年二月二十一日示终。嘱循轮王法葬之。年八十七。会稽王师干立塔铭焉。
上篇:僧瑗(周虎丘山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 下篇:宗哲(唐太原府崇福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
(人名)南山律师亲授之弟子。随天台章安大师学天台宗,鉴真和尚授具足戒。唐则天武后证圣元年,与实叉难陀等共译华...
爱见
三德
朱昭之
贴相
精灵
五种事
丛林
株杌
究竟一乘宝性论
罪处所法
食存五观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护身符不灵

得助念与失助念之损益比较
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寺院有哪些「职位」?「人事变动」分哪些程序

弘一大师禅修的故事

如何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