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南山律师亲授之弟子。随天台章安大师学天台宗,鉴真和尚授具足戒。唐则天武后证圣元年,与实叉难陀等共译华严经。自天后至中宗凡三入宫为戒师。见佛祖统纪十,传通缘起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非得与所不得法各有三种】 p0721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八卷五页云:一切非得,总有三种。一、在彼法前,二、在...凡十卷(或作二十卷)。又作中论疏。唐代嘉祥大师吉藏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本书系解释青目(梵 Pivgala,三世...(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术语)依诸经论通途之说,则谓法身无色无形,色相庄严不可见。而台家贬之,以为别教已下之说。依圆教之极意,则谓...即真空观,菩萨修习空观,先观法空,了知一切外境,缘生性空,本无实法;次观我空,体达我身,四大假合,终归于空;...(术语)数论外道说明宇宙万有开展状况顺序之根木原理也。所谓二十五谛者如表。即自性(物质的本体),受神我(精神...(675~742)唐代僧。诸暨(浙江)人,俗姓徐。年十二,师事富春之僧晖。证圣元年(695),出家于悬溜寺,从光州道...(术语)对正忌之当日而谓其前日云宿忌。...(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文殊师利说前世之功德以致今之相好。...(1242~1324)元代曹洞宗僧。浙江昌国人,俗姓李。字云外,别号方嵓。从直翁德举得度,并嗣其法。历住慈溪石门、象...《大乘义章》,隋慧远(523~592)著。原来有五聚,二百四十九科,分为十四卷,现存本只有四聚(缺第五杂法聚)二百二十...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大悲咒修持仪轨...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
龙树菩萨乃是现生证得欢喜地(初地)之菩萨,其出世本怀,一则为他人宣说大乘无上法以利他,二则为自己往生安乐国以利...
(1)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问: 世人闻念佛念心,心净土净之语,因胶执内心,拂拭令净,偏空自喜,拨无西方。及语心土一如,则曰我心匪石,怀...问: 诵经、念佛不能清净,时时妄想杂念,这样是否都白念了呢? 大安法师答: 不会的。我们念佛不能清净是正常的:...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具体怎么修呢?你看,我们从内在的修心来说,内心的杂念是由...修行最佳的环境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不成人,而那些离开父母的宠溺,在外奔波的人,反却能炼成大人气魄。就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佛陀,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天,这么多人还在朝拜他仿效他学习他。 许多时候,身教胜于言...
弘景
【佛学大辞典】
上篇:弘通 | 下篇:弘经 |
伊烂拏钵伐多,梵名 īrana-parvata。又称伊兰拏钵伐多国、伊烂拏国。位于摩揭陀国东,殑伽河南岸之国。据大唐西域...
非得与所不得法各有三种
中观论疏
泰山府君
法身有相
真观
二十五谛
玄俨
宿忌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云岫
大乘义章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念佛是二力法门

【推荐】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莲池大师答净土四十八问
诵经念佛妄想很多,是否都白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