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数论外道说明宇宙万有开展状况顺序之根木原理也。所谓二十五谛者如表。即自性(物质的本体),受神我(精神的本体)之作用而生大,由大生我慢,由我慢生五唯,五知根,五作业根,心根,又由五唯生五大。而神我与自性之关系,恰如跛者与瞽者。神我虽有智的作用,然不能动,自性虽有活动作用,然不能生为其活动之源之动机,盖神我为使自性有活动者,自性为使活动,动机实现者,由此二相生中间之二十三谛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文殊与普贤为两胁侍,文殊为左之侍者。净名玄四曰:文殊既是释迦左面侍者,此土行最高。释门正统曰:若以菩...【六识通三性摄】 p0307 成唯识论五卷十一页云:此六转识、何性摄耶?谓善不善俱非性摄。俱非者:谓无记。非善不善...(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一)梵语 kāla,巴利语同。又作柯逻。意译为时。于印度说时之名有迦罗、三摩耶二种。佛教中,于律中所说非时食、时...梵语 vidyā 之音译。意译作明咒。即指真言陀罗尼。陀罗尼能破众生之烦恼闇障,故称为明。求法高僧传卷下(大五一·...【无施与无爱养无祠祀】 p1092 瑜伽七卷九页云:又依世间诸静虑故;见世施主、一期寿命、恒行布施、无有断绝;从此...禅宗初祖菩提达磨传法予二祖慧可时所说之偈。宝林传、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六祖坛经等均载有此偈(大四八·三六一上...梵语 bhiksu。音译比丘。以比丘能修福德之因,得供养之果,除去因果之馑乏。[维摩经略疏卷一(智顗)](参阅“比...(名数)五根五境无表色也(俱舍论),十一色悉为实法。又五根五境法所摄色也(唯识论),法处所摄色中之第五自在所...梵语 adhara-svabhūmi。(一)三界分九地,境界优者为上地,劣者为下地。 (二)菩萨十地之位,因其高下而称上地、下地...(界名)Parittābha,玄应音义五曰:盖天诸经作廅天,此译云有光寿天也,廅乌合切。...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佛说出家功德经...
这个五戒的问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增长罪业,第二个破坏善根。增长罪业,它的问题来自于这种业力的辗转增盛。因为...
阿弥陀佛名号确实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就是万病总治:以一个药方治一切病。无论身体上的病、心理上的病、业障病、烦...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实是一门艺术。 如何说话才能受人欢迎?以下是四点建议: 一、为受窘的人...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上玩,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来,要吃羊,羊跳起来,拼命用角抵抗,并大声向朋友们求救。 ...
平时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二、弥陀大愿,必定救拔;三、无常迅速,把握当下。 临终正念:一心归命阿弥陀...
若看到沙弥,即使是孩童年龄的小沙弥,也一样要礼敬,甚至礼拜,如同礼敬大比丘僧。不要因为沙弥在僧团中的阶位比较...问: 如果一个人从不知道佛教,也不知道阿弥陀佛,却一生向善,行菩萨道最后会往生净土吗? 宏海法師答: 哦,这个...
过中不食为斋,取其防邪、少欲为义。多食多贪,淫欲心就重,所谓饱暖思淫欲。晚上不吃,对于守戒、修禅定都有很大的...
二十五谛
【佛学大辞典】
上篇:数论外道 | 下篇:夜摩尼夜摩 |
【非业为因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六页云:非业为因法云何?谓已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初无漏思,及诸余异生,定...
文殊为释迦胁侍
六识通三性摄
五欲
迦罗
毗睇
无施与无爱养无祠祀
达磨传法偈
除馑男
十一色
下地
盖天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弥陀的名号能治病靠的是什么
如何讲话才能受人欢迎
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

你的佛号为什么没有力量

现三宝形象的,都不应该随便使唤,否则损自己的福报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弥陀佛,最后会往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