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遍知自性】 p1242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六页云:遍知自性、谓贪永断,瞋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者:问:余契经说:一...【善修根】 p1139 瑜伽九十二卷九页云:又佛世尊、所作已办无学弟子,名已修根。由彼长夜、乐涅槃故;虽遇如前诸有...谓恋慕于可称意之外境,而执着不肯舍离。如贪婪女色,乃生死之枷锁,而凡夫恋着,不能自拔。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眼界与眼识四句分别】 p1001 俱舍论二卷十页云:若有眼界先不成就,今得成就亦眼识耶?若眼识界先不成就,今得成...(术语)无始无明之异名,传通记糅钞六曰:问:根本无明其相如何?答:我等心性天然迷悟二,其迷本名根本无明,悟本...(人名)婆罗门名。无译名。佛破此婆罗门之恶见,见长阿含经十七露遮经。巴Lohiccha。...梵名Da?abhūmika。凡四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册。系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即七处八会中之第六他化自在...(杂名)不系属于一人合葬多人之坟墓也。又谓无亲戚故旧之缘者之坟墓。...指虚妄不实之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卷下谓(大二五·八九六下):“有为诸法,亦复如是,体性本空,...(术语)无数劫也。劫者年时名。...【五种行相观察诸行】 p0284 瑜伽八十八卷七页云:云何名为五种行相观察诸行?一者、观察诸行自性。二者、观察诸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问: 关于临终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时具足信愿持名,临终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往生呢? 大安法师答: 对这个问题...
很多人刚开始接触佛教的时候,都是带着一种有求的心态。就好像觉得往这个功德箱里塞些钱或者我给菩萨烧了一大把香,...问: 本人想持五戒,可是家里吃活的东西,我得去做。能否受戒? 大安法师答: 首先,你要发心受五戒。五戒的不杀生...
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如沸汤滚滚,安能得一念清凉? 纵发心修行,难下手做工夫。有...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城中有位大富长者,娶了名门贵族之女为妻。长者还特别聘请城中最好的乐师,...问: 身边至亲人如父母,十分抵触修学佛法,读诵礼拜食素等,应如何随顺他们不让他们起烦恼心甚而谤法,同时还能继...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在妄想当中,他就如冷坚冰。诸位你想想看,是坚冰把热汤消灭,...
明朝时有一个小沙弥,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 有一天,小沙弥心血来潮,想到郊外走走。他远眺普陀山最高峰,心想普陀...
会隐(周京兆广福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会隐。不详何许人也。精明之气绰有盈余。处于等夷若鸡群之见鹤也。天皇朝慎选高学名德。隐膺斯选。麟德二年敕北门西龙门修书所。同与西明寺玄则等一十人。于一切经中略出精义玄文三十卷。号禅林要钞。书成奏呈。敕藏秘阁。隐亦尝预翻译。玄则颇闻著述。高宗朝。斯为龙象之最焉。
上篇:神楷(明恂)(周京兆崇福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 下篇:僧瑗(周虎丘山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
(术语)福德之聚,广大如海。赞叹观音福德无量之语。法华经普门品曰: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
遍知自性
善修根
恋着
眼界与眼识四句分别
根本无明
露遮
十住经
无缘塔
妄缘
阿僧祇劫
五种行相观察诸行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临终往生是否需要正念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想受戒但要为家里做肉食该怎么办

在家修行之要
须曼那花衣随身的因缘
亲人对佛法抵触,如何随顺他们

迷乱由主,悟则必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