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恋慕于可称意之外境,而执着不肯舍离。如贪婪女色,乃生死之枷锁,而凡夫恋着,不能自拔。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二中):“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着戏处。” p691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渡人脱离苦海的意思。...【灭谛与诸行尽灭非一非异等】 p1216 瑜伽六十八卷一页云:复次若有远离四种过失,说灭谛者;是名正说。何等名为四...亦名:觅罪相法缘起 含注戒本·七灭诤法:“(七灭诤六,罪处所)佛在释翅瘦国,时象力释子,善能论议,得外道切问...(术语)贪爱染着之情也。烦恼之名。智度论一曰:自法爱染故,毁訾他人法。同三十四曰:爱染无门。净住子曰:洗除心...(术语)阿阇梨所传曼荼罗遍知院之一尊也。画如来顶相为其标帜。大疏六曰:三昧耶当作御顶相,如来顶相具摄一切功德...【成办修】 p0665 瑜伽六十七卷三页云:云何成办修?谓或声闻乘,或独觉乘,或复大乘,已得一切所有转依,及得...属小乘之律藏。又作小乘毗尼、声闻律藏。即四分律等诸律;相对于梵网经、菩萨地持经等之大乘律。盖小乘律自古有五部...(仪式)教家之人参禅有省悟之分,即罢讲教,而办斋供养大众也。见象器笺十四。...【识无边处】 p1436 瑜伽三十三卷十三页云:复次若由此识,于无边空,发起胜解;当知此识,无边空相胜解相应。若有...为天台大师智顗所著谈论止观之四本书。止,即止息诸妄想;观,观照对象之意。止与观为修习佛道之重要法门,与“戒”...(术语)与金刚念诵同。不发声唯于心默念也。见守护国经三。【又】(菩萨)金曼之一尊。秘藏记曰:肉色,持如来舌。...僧伽吒经...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不定四者: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暗劣,一门转故,昧简在定,略别窹时...世尊在王舍城竹园精舍时,国内有一辅相虽然非常富足,但因没有子嗣而深感遗憾。有一天,恒河边举行摩尼跋罗天的祭祀...
如果有人把垃圾倒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样?会生气、会拒绝、会跟那个人抗争,对吗?但是如果有人把垃圾倒进你的脑袋...
净土宗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也不是佛菩萨赐予的,而是平时栽培起来的。如何栽培呢?印光大师教导我们,首...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对方说:大家都是这样的啊!那他们都跟你一样用功吗?大...
若不念佛求生净土。虽发心广大。自救尚且不了。安能救度众生。 惟有念佛修行。专心励志。毕命为期。内仗自心之念力...
既不能生西方,则汝一生守节念佛,及所作种种有益之事,完全成了福报。 这是必然的,假如你往生不了,你这一生当中...
不舍心: 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切言论、行为、生活、学习,都是为了尊重众生的幸福,助成众...
恋着
【佛光大辞典】
上篇:岩头四藏锋 | 下篇:签 |
(1434~1484)明代学者。江西余干人,字叔心。自幼志于经学,专修程颐、程颢及朱子之学,为当时白鹿洞书院重要人物...
慈航
灭谛与诸行尽灭非一非异等
罪处所缘起
爱染
如来三昧耶
成办修
小乘律
罢讲斋
识无边处
四本止观
金刚语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睡眠者,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恒伽达利他得安乐

别让垃圾倒进你的脑袋

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

禅师是如何用功的

念佛求生净土以报答四恩

不能往生西方,则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间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