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人名)唐京师安国寺良贲助不空新译仁王经,且奉代宗敕作疏三卷。以所住之寺名疏,谓之青龙疏。宋高僧传五有传,希...亦名:与持杖者说法戒开缘、持杖人说法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时有病,或为王及大臣者。”(含注...【菩萨行】 p1127 瑜伽三十五卷十六页云:如是菩萨、卽发心已;云何修行诸菩萨行?略说菩萨、若所学处、若如是学、...(术语)九结之一。诸众生为瞋恚广行不善,由此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于三界而不能出离也。结者系缚之义,为恚惑所系...【七百贤圣重结集处】 p0065 西域七卷十五页云:城东南行十四五里,至大窣堵波。是七百贤圣重结集处。佛涅槃后百一...进一步受具足戒之意。指出家者受具足戒,成为完全之比丘、比丘尼。[续高僧传卷八慧远传、卷九灵裕传、佛祖统纪卷十...指表达真理之章句。一法,表彻悟法身之意;句,表能诠之章句。显此一法之句,称为一法句。盖佛菩萨因其愿力,普现其...【五事有漏无漏分别】 p0285 瑜伽七十二卷十二页云:问:如是五事,几有漏?几无漏?答:相、通二种。一、唯有漏。...(菩萨)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三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遍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术语)真如之妙理转变而成万法之事相也。...(物名)算之题也。台家论场之目。细长之竹片,书论义之问题者。即签也。荆溪大师之释签,义由之出。...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当我们在建立佛教的思想来建立正见的时候,当然我们就是在开始做因缘的观察,佛教的因缘观,当然所谓的因缘主要有两...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荐上帝。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其...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须向读书作文已了时,种种应缘处,当下著实,猛地返观内照,观此种种作为生灭之心,毕竟向何处...青少年朋友们,经常听到你们呐喊着:一大堆的烦心事,好烦啊!似乎心里头积满了无数的委屈,心里头承受了一大堆的不...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净土十疑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
般若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具大智慧,第二是有大悲心,第三包括菩萨的方便行。这个般若思想,是佛为大乘根基宣讲的。《...问: 若人濒死或已命终,当地没有助念团或居士,如果长途开车把病人或亡者送过去恐有不妥,但家属又希望临终者得到...
悟空(唐上都章敬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悟空。京兆云阳人。姓车氏。后魏拓跋之远裔也。天假聪敏志尚典坟。孝悌之声蔼于乡里属玄宗德被遐方。罽宾国愿附大唐。遣大首领萨婆远干与三藏舍利越摩。于天宝九载来朝阙庭。请使巡按。明年敕中使张韬光。将国信行官兼吏四十余人西迈。时空未出俗名奉朝。授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令随使臣自安西路去。至十二载。至健陀罗国。罽宾东都城也。其王礼接唐使。使回。空笃疾留健陀罗。病中发愿。痊当出家。遂投舍利越摩落发。号达摩驮都。华言法界。当肃宗至德二年也。洎年二十九。于迦湿弥罗国受具足戒。文殊矢涅地为亲教师。邬不羼提为羯磨阿遮利耶驮里。巍地为教授。于蒙鞮寺。讽声闻戒。习根本律仪。然北天竺国皆萨婆多学也。后巡历数年遍瞻八塔。为忆君亲因咨本师舍利越摩。再三方允。摩手授梵本十地回向轮十力三经。共一夹。并佛牙舍利。以赠别。空行从北路。至睹货罗国。五十七蕃中有一城。号骨咄国城果有小海。空行次南岸。地辄摇动。云阴雨暴霆击雹飞。乃奔就一大树间。时有众商咸投其下。商主告众曰。谁赍佛舍利异物殊珍耶。不尔龙神何斯忿怒。有则投于海中无令众人惶怖。如藏匿者自贻伊咎。空为利东夏之故潜乞龙神宥过。自卯达申雨雹方霁。回及龟兹居莲华寺。遇三藏法师勿提提羼鱼。善于传译。空因将十力经夹请翻之。寻抵北庭大使复命。空出梵夹。于阗三藏戒法为译主。空证梵文并度语。翻成十地。回向轮经。事讫随中使段明秀。以贞元五年己巳达京师。敕于跃龙门使院安置。进上佛牙舍利经本。宣付左神策军缮写。功德使窦文场。写毕进呈。敕署空壮武将军试太常卿。乃归章敬寺。次返云阳。问二亲坟树已拱矣。凡所往来经四十年。于时已六十余。所翻经三本共十一卷。翻经大德圆照续开元录。皆编入藏。复记空之行状焉。
上篇:般若(唐醴泉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下篇:满月(智能轮)(唐京师)[《宋高僧传》卷第三] |
瑜伽论中释缘起名,有其五释: 一、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是依缘所起之处释名。 二、...
良贲
为执杖不恭敬者说法戒开缘
菩萨行
恚结
七百贤圣重结集处
进具
一法句
五事有漏无漏分别
普贤
不思议变
算题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佛学漫画】阿弥陀佛为何一直站着

【推荐】你有业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返观内照,观此生灭之心
让青少年超越烦恼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