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正智通世俗有及胜义有】 p0507 瑜伽七十二卷七页云:问:正智、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初正智、当言胜义有...(仪式)由官设度科,印度无此法,始于我国。佛法金汤编七曰:唐中宗神龙二年八月,诏天下试童行经义极通无滞者度之...摄有为之事相,归于真如之实性,也就是摄相归性的意思。...全一卷。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西崇福寺沙门智升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辑录译经缁素二十二人及所译经典一...又名缘觉,或辟支佛,是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觉悟的力量而脱离生死的人。...亦名:辄取净施衣戒犯缘、真实净不语取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四缘:一、是己物,二、作真实净,三、不...【彼胜利相】 p0800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彼胜利相者:当知卽彼诸随顺法所有功德;是名彼胜利相。...亦名:受具戒前阅律不成戒障、未受具阅律不成戒障 子题:贼住难、贼住同法方成必读羯磨理应非障、偷法、偷形、若但...(印相)无论何尊,结显其尊威仪之印也。...凡十卷。唐代梓州慧义寺沙门神清撰,北宋慧宝注。又称北山语录、参玄语录、北山参玄语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因...(一)(467~527)南朝梁代僧。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俗姓孙。与法云、智藏被誉称梁三大法师。七岁出家,入住虎丘...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古语云: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福祸无门,唯人自召,因此君子敬天知命,修善修德,善待他人,是以积...
拜忏不同打七,礼忏须五体投地,三业清净,不能加以杂言乱语,故忏坛上不说开示。 礼忏时须观着能礼、所礼性空寂,...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砗磲与码碯。玫瑰琉璃珠。清净广严饰。庄校于诸塔。或有起石庙...问: 专修净土的人静坐时,吸阿弥,呼陀佛,还是不管呼吸,只专注在阿弥陀佛圣号上? 大安法师答: 专修净土的人静...一、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因心及愿力),就可以得到广大好名声的果报。 二、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一、业的习气,二、外境,三、恶友的影响,四、依从错误的教导,五、习惯,六、错误...
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生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现世八法,而是为未来更广大地修持大乘道...
问: 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心老不安。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是众生求救,佛在...
天智(周洛京魏国东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提云般若。或云提云陀若那。华言天智。于阗国人也。学通大小解兼真俗。咒术禅门无不谙晓水昌元年来届于此。谒天后于洛阳。敕令就魏国东寺后改大周东寺翻译。即以其年己丑至天授二年辛卯。出华严经法界无差别论等六部七卷。沙门处一笔受。沙门复礼缀文。沙门德感慧俨法明恒景等证义。智终年卒地莫得而闻。
上篇:日照(周西京广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下篇:慧智(明佺)(周洛京佛授记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八圣支道法最胜无罪】 p0086 瑜伽九十卷十三页云:由五种相,当知八圣支道法,最胜无罪。谓于现法烦恼有无,善分...
正智通世俗有及胜义有
试经得度
归性
续古今译经图纪
独觉
真净施主不知辄取衣戒犯缘
彼胜利相
受具戒前不秉羯磨皆不成戒障
羯磨印
北山录
僧旻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拯饥救溺福绵长,骄横欺人遭恶报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沾到三宝的边,为何都能都成佛
修净土的人如何静坐
赞佛及说法的十种功德果报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

八因三缘,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