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为慧蕴】 p0507 瑜伽六十八卷二页云:问:何因缘故,正见、正思惟、正精进、说为慧蕴?答:由此...又名归真、归寂、归化、归本等,是圆寂的意思。...全一卷。南朝张演撰。本书为刘宋傅亮所撰光世音应验记之续编,在我国已散佚,今日本京都青莲院尚传有镰仓中期之古写...独觉的行人,但能自度,无利他之心,故不能起大悲心以利益众生,因此不能获得至高无上的佛果,故曰舍悲障。...亦名:辄取净施衣戒缘起、真实净不语取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国,六群真施亲厚比丘衣已,后不语...【彼果断体】 p0800 摄论一卷二页云:无住涅槃,说名彼果断体。...(术语)禅林中之称。谓非时之说法也。上堂称为大参,其规则校大参为小,故曰小参。又称家教。祖庭事苑八曰:禅门诘...子题:十戒是具戒缘、五戒是十戒缘、不受五戒直受十戒得戒得罪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一受者得法以不。四律所明,...(印相)先舒左手五指,以智押慧之甲,方愿力之三指如三钴之形。右手同作此印,以右押左而交臂。见图印集三。...古印度五天竺之一,相当于印度西北方之诸国;在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卷三中即举有二十国。北天竺系继中印度之后为佛...(431~494)南齐僧。丹阳(安徽当涂)人,俗姓陶。少孤家贫,九岁入道。师事弘称法师,修禅习戒,深究大小乘诸经典...(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为什么这个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我们来看看种子的六种含义: 一、剎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
问: 请开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怜惜妇人,而堕落人道,请问与佛教导众生发慈悲心有矛盾吗? 大安法师答: 文昌帝君...问: 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婚姻失败,十分痛苦,不想活下去,决心要厌离娑婆,一心求往生,要求法师和居士们为她助念...周末,与父亲一同去登山。我们走到了山腰,便坐在凉亭里歇脚,悠闲惬意地欣赏着山间景色。 不远处,一位跛腿的男人...问: 虽然我信佛多年,但是佛门的知识还是懂得很少,有些事情蒙蔽我们,有点不懂,所以我提的第一个疑问是:佛能不...
这个故事是克林顿希拉里在演讲中多次提及的,她在中学读书时的一件往事。 一个春暖花开的中午,希拉里和爸爸在公园...
我们只要能够善用其心,都是我们修福德的机会。第一个是遇到顺境的时候,正好修福报。每个人一生,都有顺境,有逆境...
兹据净土三经及祖师之释,略明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一、住立空中的佛。《观经》第七观云: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
慧智(明佺)(周洛京佛授记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智。其父印度人。婆罗门种。因使游此方。而生于智。少而精勤有出俗之志。天皇时从长年婆罗门僧。奉敕度为弟子。本既梵人善闲天竺书语。生于唐国复练此土言音。三藏地婆诃罗提云若那宝思惟等。所有翻译皆召智为证。兼令度语。后至长寿二年癸巳。智于东都佛授记寺自译观世音颂一卷。不详所终。有沙门明佺者。不知何许人。出家隶业悉在佛授记寺。尤善毗尼兼闲经论。天册万岁元年。敕令刊定经目。佺所专纂录。编次持疑。更与翻经大德二十余人。同共参正。号曰大周经录焉。智升云。虽云刊定繁秽尤多。徒见流行。實难凭准。盖此录支经别品杂沓不伦。致为升公之所黜矣。
上篇:天智(周洛京魏国东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下篇:寂友(周洛京)[《宋高僧传》卷第二] |
【八种弃舍近住弟子因缘】 p0086 瑜伽六十三卷三页云:谓有八种弃舍近住弟子因缘。于彼杂染之所染污。由染污故;彼...
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为慧蕴
归元
续光世音应验记
独觉舍悲障
真净施主不知辄取衣戒缘起
彼果断体
小参
受具戒前先受十戒
军荼利明王羯磨印
北天竺
僧柔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为什么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

文昌帝君轮回的启示
绝食求往生这样可以吗
保持善心原有的味道
凡夫到底能不能看见佛

【推荐】学会欣赏别人,才能得到别人更多欣赏

逆境也能种福田,看你怎么善用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