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亦名:问阿难白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问阿难白者,佛法命本,既已先传。通解畅神之经,次当须演。阿难化教之匠,...(经名)一卷,刘宋涅槃享声译。中阿含持斋经之别译。...(杂语)又曰开素。许食荤肉也。佛虽制酒肉五辛。而有病患或利益事时,则许饮食之。如四分律四十二等,为病比丘,许...(术语)与延寿,延命同。延长其命也。观念法门一曰:蒙佛与圣众常来护念,既蒙护念,即得延年转寿长命安乐。旧译之...(佛名)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云何应知施物圆满?谓所施财物非诳诈得故,所施财物非侵他得故,所施财物非秽离垢故,所施财物清净故,所施财物如法...【定等觉支】 p0808 集异门论十六卷十页云:云何定等觉支?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超过三界所行之处】 p1171 佛地经论一卷九页云:如是净土分量圆满,为三界处?为不尔耶?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谓大...1、阿罗汉的译名,因阿罗汉已经了脱生死,不再生于三界六趣之中。 2、如来的别名,因如来常住在不生不灭的境界...(界名)以须弥山为中心,四周之铁围山为限曰一世界,此世界之数一千曰小千世界。...乃愿生西方之人,所须具备十六观行之一;出于观无量寿经。又作自往生观、普往生观、普观想、普观。行此观法时,观想...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法是很普遍的法门,无论是有知识的,无知识的;贫的富的,贵的贱的;都能摄受,都可以接引。但在接引之中,个人对...问: 请教法师,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宏海法师答: 护持三宝,首先,要从信仰的确立开始,我们要认定佛法僧...问: 如何得清净心? 梦参老和尚答: 这个问我清净心。咱们就举这个念佛例子吧!当你念佛的时候,当你正念阿弥陀佛...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将推而极之,则义深数广,不可详究。故略而言...出世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这是...
做佛事一事,(光)前已详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虚套。若念四十九天佛,较诵经之利益多多矣。 念佛之法,重在信愿。...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县知县,在这期间曾被一个刁民设计而错判一个盗葬墓地案件。事后发现真相,朱熹非...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三十七于他有苦不为拔 《集颂》:疾病、根残、体缺肢,远行、疲困身苦四。五盖四障八寻思,不赖他...
法建(魏益州五层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建者。广汉雒县人也。俗姓朱氏。诵经一千卷。仍多闲暇遨游偶俗。无所异焉。忽复闭门则累日不出。无所食矣。唯闻诵经。然小声吟讽。音不外彻。有人倚壁窃听临响。但闻斖斖细细。似伏流之吐波。时乃一出追从无闻武陵王东下。令弟规守益州。魏遣将军尉迟迥来伐蜀。规既降款。地内大有名僧皆被拘禁。至夜忽有光明。迥遣人寻光。乃见诸僧并睡。唯法建端坐诵经。光从口出。迥闻自到建所顶礼坐听。至旦始休。迥问曰。法师昨夜所诵名作何经。答曰。华严经下帙十卷。迥曰。何不从头诵之。答曰。贫道诵次到此耳。迥曰。法师诵得几许。答曰。贫道发心欲诵一藏。情多懈怠。今始偍千卷。迥惊疑不信。将欲试之曰。屈总诵一遍。应不劳损耶。建报曰。续诵经典沙门常事。岂惮劳苦。乃设高座。令诸僧众并执本逐听。法建登座为诵。或似急流之注峻壑。其吐纳音句呼噏噏气息。或类清风之入高松。聪明者纔似闻余音。情疏意逸者空望尘躅。七日七夜数已满千。犹故不止。迥起谢曰。弟子兵将不得久停。请从此辞。诸僧因并释散。迥既出叹息曰。自如来寂灭之后。阿难号为总持。岂能过此。蜀中乃有如此人。所以常保安乐。奇哉奇哉。建年八十终。
上篇:志湛(魏泰岳人头山衔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下篇:慧恭(益州招提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比量相违】 p0387 因明入正理论云:比量相违者:如说瓶等是常。如疏四卷二十二页释。...
问阿难法毗尼法
八关斋经
开荤
延年
弥勒
应知施物圆满
定等觉支
超过三界所行之处
不生
小千世界
普观观想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为什么说无相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如何得清净心

世间人为什么怀疑善恶因果的存在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义

【推荐】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

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