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毗尼,译曰灭。新称毗奈耶Vinaya,译曰调伏。二木叉,译曰解脱,新称波罗提木叉Prātimoksa,译曰别解脱...(1297~1361)元代曹洞宗僧。江西鄱阳人,俗姓史。字无印。出家于饶州昌国寺,十四岁受具足戒。参礼天童山云外云岫...【想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想是概念作用,即于所缘之境,取其长短方圆等相。《成唯识论》曰:‘想...(术语)初地之菩萨得百法明门,二地以上各地十倍而至第十地。越之而至第十一地之佛果,则所得之明门,不可限量,故...(术语)谓有漏之五蕴也。取者取着之义。小乘有部,总为烦恼之异名,大乘唯识,为贪爱之别名。取著于贪爱之烦恼事物...亦名:使尼浣故衣戒犯相、浣故衣戒犯相 子题:故衣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若比丘令非亲里比丘尼若非亲式叉尼、沙...【上品贪行】 p0232 瑜伽九十二卷一页云:三因缘故,补特伽罗于所缘境,上品贪行。何等为三?一者、康强,非羸劣。...言无热者。谓八支圣道。名为无热。所以者何。热谓烦恼。八支圣道中。一切烦恼。无得无近得无有无等有。故佛正法名为...(经名)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列迦叶毗部别解脱戒之本条者。【又】一切戒经之通名。智度论二曰:解脱戒经,即...指天台、法相二宗。因天台智者大师曾居玉泉寺,乃以玉泉表天台宗。玉花,即指玉华寺,因玄奘居此译大般若经,且传有...亦名:余语法、触恼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余语法,掉戏邪绮,躁扰乱僧。语默乖常,法义失度。故制白断,改前余...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有学僧问寂室禅师道:请问老师!在禅门中,应该具备些什么条件,才能进入禅道? 寂室禅师回答道:狮子窟中无异兽,...问: 如果佛性本俱,是过去本俱,是现在本俱,还是未来本俱?还是本来如是,只因一迷一想之间就堕落边离,而失佛性...问: 如何对境? 梦参老和尚答: 这位道友问我:如何对境?不起分别心,这个可难了,达到如如不动,成佛了。我们对...
问曰:如维摩方丈,包容有余,何必国界无赀(zī),乃称广大? 答曰:所言广大,非必以畦畹(q wǎn)为喻。但言如...
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恙,已经月余。用药颇难,诸医束手。当此时机,正好用万病总持之阿伽陀药。阁下每以此药,普施...问: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么? 大安法师答: 在给不学佛的人助念时,一定要给他介绍净土法门,给他讲极乐世界...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你不合理的加到你身上,无缘无故骂你,如果你不能忍受,那要对...
现前见佛,就是你当生能见佛。这就是你信心恳切,用功得力,勇猛精进,得念佛三昧,那你现前就能见佛,在定中见佛,...
志湛(魏泰岳人头山衔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志湛。齐州山荏人。是朗公曾孙之弟子也。立行纯厚。省事少言。仁济为务。每游诸禽兽而群不为乱。住人头山邃谷中衔草寺。寺即宋求那跋摩之所立也。读诵法华用为常业。将终之日。沙门宝志奏梁武曰。北方山荏县人住今衔草寺须陀洹果圣僧者今日入涅槃。杨都道俗闻志此告。皆遥礼拜。故湛之亡也。寂无余恼。端然气绝。两手各舒一指。有西天竺僧解云。若二果者舒两指。验湛初果也。还收葬于人头山。筑塔安之。石灰泥涂。鸟狩不敢凌污。今犹存焉又范阳五侯寺僧。失其名。常诵法华。初死之时权殡堤下。后迁改葬。骸骨并枯惟舌不坏。雍州有僧亦诵法华。隐于白鹿山。感一童子常来供给。及死置尸岩下。余骸枯朽惟舌如故。齐武成世。并州东看山侧有人掘地。见一处土其色黄白。与旁有异。寻见一物状如两唇。其中有舌鲜红赤色。以事闻奏。帝问诸道人。无能知者。沙门大统法上奏曰。此持法华者。六根不坏报耳。诵满千遍其征验乎。乃敕中书舍人高珍曰卿是信向之人。自往看之必有灵异。宜迁置净所设斋供养。珍奉敕至彼。集诸持法华沙门。执炉洁斋。遶旋而咒曰。菩萨涅槃年代已远。像法流行奉无谬者。请现感应。纔始发声。此之唇舌一时鼓动。虽无响及而相似读诵。诸同见者莫不毛竖。珍以状闻。诏遣石函藏之迁于山室云。又元魏北代。乘禅师者。受持法华精勤匪懈。命终托河东薛氏为第五子。生而能言。自陈宿世不愿处俗。其父任北肆州刺史。随任便往中山七帝寺。寻得本时弟子。语曰。汝颇忆从我度水往狼山不。乘禅师者我身是也。房中灵几可速除之。父母恐其出家。便与纳室。尔后便忘宿命之事。而常兴厌离。端拱静居。又太和初年。代京阉官自慨刑余。不逮人族。奏乞入山修道。有敕许之。乃赍一部花严。昼夜读诵礼悔不息。夏首归山。至六月末。髭鬓尽生复丈夫相。还状奏闻。高祖信敬由来。忽见惊讶更增常日。于是大代之国花严一经因斯转盛。并见侯君素旌异记。
上篇:道休(唐雍州新丰福缘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下篇:法建(魏益州五层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术语)万有如幻而无实体也。...
律之四名
大证
想心所
虚空云海明门
五取蕴
使非亲尼浣故衣戒犯相
上品贪行
无热者
解脱戒经
玉泉玉花两宗
余语触恼法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学禅者应注意的十事
如果佛性本俱,过去现在未来也本俱吗
如何对境不起分别心

何必国界无赀,乃称广大

能治或不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药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吗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