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亦名:僧伽梨受法、大衣受法、上衣受法、九衣受法、二十五条衣受法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受僧伽梨法。此衣正有...亦名:俗戒杀为先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出家所为,要断烦恼;道分所障,勿过于欲,故淫在初。俗不修道,断淫非分...(术语)又作克实。得实义也。取实体也。宗圆记三曰:夫言体者,有随名辩体,有克实论体。...出自菩萨地持经卷七,即:愚痴报苦、行苦、所摄究竟苦、因苦、生苦、自作苦、他作苦、恶戒苦、恶见苦、本因苦、大苦...指阿弥陀佛所立之誓愿。阿弥陀佛在往昔为法藏比丘时,立下誓愿救度一切众生,待成就是愿,方得成佛;此誓愿计有四十...又作五百世。为表示长时所用之语。语出五百本生经,该经现已失传。 p1080...(流派)中道之宗旨也。法相宗立三时教,以第三时教,为自家之非有非空之中道教。即法相宗也。唯识枢要上本曰:中宗...1、真心和妄心。真心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真净妙明,离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虚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种种的境界。...(衣服)Haritaka,衣名。阿毗昙经下曰:阿力多柯衣者,织吉贝庸磨之多毛也。...增益,梵语 pustika,音译作布瑟征迦、布瑟置迦。西藏语 rgyas-pa。又作增长法,或增荣法。为密教三种、四种、五种...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 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忍辱波罗蜜,是六波罗蜜之一,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理和修持法门。同时,忍辱作为一种品德修养,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莲池大师在他的《竹窗随笔》里面写了一个他同时代的故事,叫今日方闲。说杭州有一个中年人,他脸上长了一点麻子,姓...
《华严》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此则如清凉云,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故。《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好,这个玄门我们给出的...问: 我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堕胎杀生,开了十年大酒店,杀生无数,罪业太深重了。学佛后也忏悔了,但是心里总有罪...人生有二十最是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的要避免。 修养之最一: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
提升人品,不一定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才需要,在古代的社会也同样需要。未来的世界究竟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谁也不知...做事先做人,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 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佛说无量寿经》...
静凝(隋京师大兴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静凝。汴州人。迁禅师之门人也。早年听受深闲邪正。经律十地是所询求。后师摄论备尝幽显。常乐止观掩关思择。缘来便讲唱吼如雷。事竟退静状如愚叟。世间之务略不在言。人不委者谓为庸劣。同住久处方知有道。兼以行不涉疑。口无庆吊。块然卓坐似不能言。开皇六年随迁入雍住兴善寺。仁寿二年。下敕送舍利于杞州。初至频放白光。状如皎月。流转通照。及下塔日。白鸟空中旋绕基上瘗讫远逝。更有余相。凝为藏隐。示出一二。知大圣之通瑞也。余则隐之不书。及至京师又被责及。方便解免不久而终。
上篇:辩寂(隋京师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下篇:法揩楷(隋京师扬化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1、指凡夫的四倒,即 一、常颠倒,无常认为有常; 二、乐颠倒,以苦当作乐; 三、净颠倒,以不净为净;...
受僧伽梨法
道戒淫在初俗戒杀为先
克实
十八苦
弥陀本愿
五百生
中宗
二心
阿力多柯
增益法
法藏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世俗忍辱观与佛教忍辱观

【推荐】今日方闲,成办大事

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
造的罪业太深重了,阿弥陀佛能要我吗
修养二十最

如何提升人品
做事先做人,拥有好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