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亦名:取尼衣戒开缘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从亲尼边取衣,若贸易得,若为僧为佛图取者,不犯。”(含注...(动物)水鸟,鹅之大者。咽有袋,能贮水一升。...亦名:佛律与俗律 子题:道刑、俗刑、佛律、俗律、古刑、墨刑、劓刑、宫刑、割刑、刖刑、肉刑、今刑、笞刑、杖刑、...(术语)又作克证。必获圣果也。归敬仪曰:在凡不学,何有克圣之期?...梵语 astāda?a dhā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一)梵名 Vairocana。为佛之报身或法身。又作毗卢遮那、卢舍那、流舍那、净满。各宗说法不一。如华严宗以卢舍那乃毗...五百位外道之高德。有关五百仙人之传说,依大智度论卷十七所载:(一)憍赏弥国优填王由色染之故,曾断五百仙人之手足...(术语)十想之一、知一切诸法空寂而灭我想之谓也。...(术语)新译家谓一增一减为中劫,旧译家谓一成劫及一住劫为中劫。即当于新译之二十中劫也。...1、流转门和还灭门。一切众生,造业受生死,叫做流转;行者修道证涅槃,叫做还灭。 2、圣道门和净土门。行人在...(名数)大日经转字轮品曰:真言门修菩萨行,菩萨若欲见佛者:一若欲供养,二欲证发菩提心,三欲与诸菩萨同会,四欲...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法爱,简单的定义就是:自己认为自己的法很了不起,生贪着心,法爱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很有修行,或者是自己的法门最殊...在日常生活中,环境是培养心性的重要条件,所以,每个人都要审慎地选择良好的环境去学习。凡事也要能「随遇而安」,...
在这个以科技和经济为主流的当代社会,佛教无可避免地被边缘化。净土难信之法在现代遇到的挑战也日显突出。这可从两...问: 每天的修行,除了念一句佛号以外,是否还需要念很多咒?还是要诵经? 慧律法师答: 问题不在这个地方。今天你...现代的心理学研究指出,当一个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遇到问题时,有人可以和其讨论,或伸出援手,此人通常较能应付压...
老死。老死为身心演变之必然结果。未来之世,既然受生,则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而与之俱来。 所以你一旦投胎,你...
临终时是否必须有正念才可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提法本身就有点模糊。你这个正念是指什么呢?如果你这个正念是指临命终...
第一是心远离安乐。一个经常生起嗔恨心的人,他的意识是不安宁的,总是烦躁不安的,情绪不稳定,这个人的身体相应的...
辩寂(隋京师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辩寂。徐州人。少以慧学播名汛浪人世游讲为业。末在齐都。专攻大论及阿毗昙心。未越周年粗得通解。会武平末岁。国破道亡。南适江阴复师三论。神气所属镜其新理。开皇更始复返旧乡。桑梓仍存友朋殂落。西入京室。复寻昔论龙树之风。复由光远仁寿置塔。敕召送于本州流沟寺。及初达也舍利塔所忽见异光。照寺北岭及以南山。朗同朝日。又于石佛山内采石为函。磨饰纔了彩文间发。彪炳光现。山海禽狩仙人等像备出其中。虽复图取。十不呈一。晚综前业演散京华。福利所兼俱充寺府。不测其终。
上篇:法性(隋京师胜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下篇:静凝(隋京师大兴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在增劫时期有四种的增盛,即寿量增盛(人寿由千岁增至八万岁)、有情增盛(人口由万人增至无数量)、资具增盛(谷物...
取非亲尼衣戒开缘
伽蓝鸟
道刑与俗刑
克圣
十八界
卢遮那
五百仙人
无我想
中劫
二门
阿字门功德七句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法爱法执是修行的障碍
幼虎与羊

为什么你觉得净土之法那么难信
每天念佛就好吗,还要不要念咒念经
圣凯法师:佛法谈做人

不受后有,它的下手处有两个

临终时是否必须有正念才可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