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作克实。得实义也。取实体也。宗圆记三曰:“夫言体者,有随名辩体,有克实论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四卷。元至正十四年(1354),宝州觉岸着。略称稽古略。为编年体佛教通史。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本书叙述佛教传...(术语)烦恼之异名。烦恼能系缚人,不使得自在,故曰缚。大乘义章五本曰:羁系行人故曰为缚。梵语杂名曰:缚,满驮...又作裸形外道。为印度二十种外道之一。即指尼犍子外道,彼等以裸形为最上之修行法,能生一切智。然据外道小乘涅槃论...(术语)如言无著,谓虽接于万境而一无所依也。是之谓无依道人。临济录曰:这个无依道人乘境出来。又曰:达六种色声...寺院之堂阁四棱或椽下柱上所蹲之鬼形,以头部与两掌作擎举之势者,称为耐重。人天眼目卷一(大四八·三○五中):“...(963~1017)北宋僧。钱塘(浙江)人,俗姓胡。字子文。幼年出家于开化院,十三岁于会稽开元寺受具足戒。二十一岁...(地名)即中国也。唐书西域传曰:贞观十五年,(中略)帝命云骑尉梁怀璥持节慰抚,尸罗逸多惊问国人:自古亦有摩诃...(术语)谓卢舍那佛所坐之千叶莲花台释迦化佛。梵网经下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于法得灭应作四句】 p0752 俱舍论一卷四页云:于法得灭,应作四句。或于诸法,唯得择灭。谓诸有漏过现生法。...经云: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疏云:此位将明菩萨始觉,等于如来妙觉,故先举如来,而言...何等增上意乐行菩萨补特伽罗?谓十地中所有菩萨。...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问: 值此末法时期,善知识难遇,众生不知念佛。弟子曾发愿帮一不信宗教的人进入佛门,但并不如愿。是否应该放弃?...
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会贪爱外在的世界,我们真正在乎的是我们生命当...佛教重视检讨自己的错误,因此有个别忏悔和集体忏悔。 集体忏悔是举出每个人易犯的恶行写成忏文,在佛前忏悔礼诵,...
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就是从阿弥陀佛无漏、清净、真实的愿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即实相法性的称性而起,它内外是没有隔...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修学佛法非常精进,并且还以最好的饮食供养出家众。在他所供养的...
儒家对这个就是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动、非礼勿言来保存自己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有利于他人,有...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施,所以义工都是知行合一的菩萨行者。大家各尽己能,努力耕耘...问: 最近家庭暴力问题很受重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但是多数人劝合不劝离,都说夫妻是相互欠债,所以要多忍耐...
克实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克圣 | 下篇:克证 |
系东晋道安所立。为三不成之一。道安之净土论详论净土与秽土之关系,谓以秽心所见,遍界为秽土;以净心所见,则遍界...
释氏稽古略
缚
露形外道
无依
耐重
庆昭
摩诃震旦
千化
于法得灭应作四句
等觉位
增上意乐行菩萨补特伽罗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发愿度人进佛门但并不如愿,是否应放弃

妄想,是你给它力量的
三昧水忏的来历

流光如云相映成辉
真正的富贵

小人心行 现生折福折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