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王不顾善法】 p0380 瑜伽六十一卷四页云:云何名王不顾善法?谓有国王、不信他世;亦不晓悟。由于他世不信不悟;...简称定业,即必定受报的业。...亦名:牙角针筒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牙角针筒戒八十六。事虽是小,用功极多,无益之费,岂复过...(杂语)谓三世之法,新新生灭,更不相待也。维摩经弟子品曰: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堂塔)姚兴于长安寺建四个大寺,第一大寺名草堂寺。即罗什译场草堂所在之处。唐昭宗重建之。佛祖统纪五十三曰:昭...【昙摩密多】 此云法秀。罽宾国人。生而连眉,沉邃慧鉴。常有善神,潜形密护。每之国境,神梦告王,去亦如之。...略称尺。于归依、剃度、传戒、说法、瑜伽焰口施食、三时系念佛事等诸法会仪式中,警觉大众或安定法会秩序所用之法器...位于湖北当阳县玉泉山之东南麓。以玉泉山形似覆船,故又名覆船山或覆舟山,颇富胜景。东汉建安年间(196~220),普...禅林用语。与“佛法的大意”一词共为表示佛法之奥义、禅理之真髓。又作西来祖师意、西来意、祖意。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名数)一烟,二云,三尘,四雾,五阿修罗之手,此五者能障日月之光,故谓之五翳。止观五曰:重沓五翳,埃霭曜灵。...指在北方聚成斗(杓)形之七星。略称北斗。即离北极约三十度距离之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第四有盗心,即内心作种种筹量,意图非理侵损他人财物,谋取私利。如《五分律》云:以谄心、曲心、嗔心、恐怖心而取...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然、宇宙、生命存在的法理,修去心灵上存在的污垢与愚见,达到...
昔时,忉利天主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后,证得须陀洹果。回到天宫中,即召集天人众,同来赞叹佛法僧三宝的大威德力。在大...
佛陀提出了四种譬喻来解答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两种譬喻是说明达妄本空,另外两种譬喻是发明知真本有。我们看这地...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念佛,这本身就说明了在座的诸位己具有善根福德因缘。希望诸位...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若信佛法者多,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此说不然。 大乘佛...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只有寿命长而缺乏富贵;有的人却长寿。因为寿命和富贵不是勉强...比利时有一本杂志,把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调查对象,提的问题是:来到这个年龄,你一生中最后悔的是什么呢?然后...
于法得灭应作四句
【法相辞典】
【于法得灭应作四句】 p0752 俱舍论一卷四页云:于法得灭,应作四句。或于诸法,唯得择灭。谓诸有漏过现生法。或于诸法,唯非择灭。谓不生法无漏有为。或于诸法,俱得二灭。谓彼不生诸有漏法。或于诸法不得二灭。谓诸无漏过现生法。
上篇:于上解脱希求忧戚 | 下篇:于圣教中无有乖诤 |
(一)天台宗三观之一。为“空观”、“中观”之对称。即观照诸法依假名而存在。(参阅“一心三观”23) (二)为“真观...
王不顾善法
决定业
作骨牙角针筒戒制意
三世不相待
草堂寺
昙摩密多
戒尺
玉泉寺
祖师西来意
五翳
北斗七星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在家菩萨的不偷盗与不妄语戒
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

以华鬘供塔 得金色身

断烦恼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