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即惑、业、苦三道。用以显示为惑业所缠缚(迷)之因果关系。即依贪、瞋、痴等惑而造作善恶之业,复由此业为因而招三...(本生)又作苏陀沙拏,旧作须大拏,须达拏,须提梨拏。译曰善牙,善施等。释迦如来因位时,为叶波国太子,行檀波罗...(术语)宗门之极处谓之向上一路。碧岩种电钞第二本中垂示引盘山之语曰: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灭谛灭何等法】 p1215 瑜伽六十八卷一页云:问:何等法名灭故名灭谛耶?答:有二种。一、烦恼灭故,二、依灭故。...【王恩洋】 欧阳竟无大师的入室弟子,近代著名唯识学家。恩洋字化中,四川省南充县人,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须弥,梵名 Sumeru,巴利名同。又作苏迷卢山、须弥卢山、须弥留山、修迷楼山。略作弥楼山(梵 Meru)。意译作妙高山...【三法得安隐住】 p0206 瑜伽十四卷六页云:又于正教诫方便,现修习时;由三种法,得安隐住。一者、空、无愿、无相...(天名)梵语曰泥缚迦你也Devakanyā,欲界六天之女性也。色界以上之诸天无淫欲,故无男女之相。...(术语)六即佛之一、理即位之佛也。即理佛。惟具天然之佛性而无一毫之解行者,即极恶最下之凡夫也。然自理性言之。...云何正业?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恶行。于余身恶行所得无漏。...维摩诘所说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都挡不住,不需费什么力、不需苦苦求索,但不可思议的福报、好...
拜忏不同打七,礼忏须五体投地,三业清净,不能加以杂言乱语,故忏坛上不说开示。 礼忏时须观着能礼、所礼性空寂,...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佛典,无怪乎佛在经中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弟子,二十六岁时入河南党子谷,修行四十年,敕住南阳龙兴寺,...
我们再看第二段,破异。异就是彼此不同体。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一、临终四事 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往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不得怕死: 生必有死,往生净土是永...
问: 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心老不安。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是众生求救,佛在...
通达(唐京师律藏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通达。雍州人。三十出家。栖止无定。初辞世壤遍访明师。委问道方皆无称悦。乃入太白山。不赍粮粒不择林岩。饥则食草息则依树。端坐思玄动逾晦序。意用漠漠投解无归。经跨五年栖遑靡息。因以木打块。块破形销。既睹斯缘廓然大悟。晚住京师律藏寺。游听大乘。情量虚荡。一裙一帔布纳重缝。所着麻鞋经三十载。缯帛杂饰未曾冠体。冬夏一服不蔽冰炎。常于讲席评叙玄奥。而不肖之夫言行矛楯。及至饮啖无异俗人。达曰。大乘之学岂其尔耶。若指圣怀斯實凡庶。余不同也。左仆射房玄龄。闻而异焉。迎至第中。父事隆重。而达体。道为功性不拘检。或单裙露腹。或放达余言。玄龄以风表处之。不以形言致隔。其见贵如此也。常以饮水啖菜。任性游纵。或揽折蒿藋生宛而食。至于桃杏瓜果必生吞皮核。人问所由。云信施难弃也。贞观已来稍显神异。往至人家。欢笑则吉愁懆必凶。或索财贿。或索功力。随命多少则须依送。若违其语后失过前。有人骑驴历寺游观。达往就乞。惜而不施。其驴寻死。斯例不一也。故京室贵贱。咸宗事之。福祸由其一言。说导唯存离着。所得财利并营寺宇。大将军薛万均。初闻异行。迎宅供养百有余日。不违正轨。忽于一夜索食欲啖。初不与之。苦求不已。试与遂食。从尔已后稍改前迹。专显变应。其行多僻。欲往入内宿。将军兄弟大怒。打之几死。仰而告曰。卿已打我。身肉都毁血污不净。可作汤洗。待沸涌已。脱衣入镬。状如冷水。旁人怖之。犹索加火。遂合宅惊奉恣其寝处。曾负人钱百有余贯。后既办得无人可送。乃将钱寺门伺觅行人。随负多少倩达西市。众皆止之。而达付而不禁。及往勘当不失一文。斯达量虚怀。定难准也。时逢米贵欲设大斋。乃命寺家多令疏请。及至明旦。来赴数千。而供度閴然不知何拟。大众咎之。达曰。他许送供。计非妄语。临至斋时僧徒欲散。忽见熟食美膳连车接舆充道而来。即用施设。乃大余长。并供僧库。都不委其所从来。食讫须臾人车不见。今盛业京辇。朝野具瞻。叙事而舒。故不曲尽。
上篇:智则(唐京师辩才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下篇:明琛(魏岩州林虑县洪谷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经名)一卷,西晋法立译。帝释问良田。佛答以五德净名为福田。即沙弥之五德也。又名七法之广施为福田。建立佛图等...
惑业苦
苏达拏
向上一路
一刀三礼
灭谛灭何等法
王恩洋
须弥山
三法得安隐住
天女
理即佛
正业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困境即是赐予

学《金刚经》有何用途
禅师的考验

六根之相是生灭的影像,没有真实的体性
昌臻法师《净宗祖师有关临终的恳切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