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名)梵语曰泥缚迦你也Devakanyā,欲界六天之女性也。色界以上之诸天无淫欲,故无男女之相。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观色乃至识非有显现及虚伪不实显现】 p1472 瑜伽七十三卷十一页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色乃至识、如理观故,审...又作浮屠、佛图、蒲图、休屠。(一)梵语 buddha(佛陀)之讹译。我国古代称佛陀为“浮屠氏”,称佛教为“浮屠教”。...【善无覆心由我执成有漏】 p1149 成唯识论五卷九页云:又善无覆无记心时,若无我执;应非有漏。自相续中六识烦恼、...为字相与字义之并称。即指密教之行者于观真言之字轮相时所用之两种释相。字相,系就真言文字之形、音、义而观知其义...(术语)无上之妙理,悟入为难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经律异相卷四十六载,昔有一人死,魂还,自鞭其尸。旁人问曰(大五三·二四四上):“是人已死,何以复鞭?”报言:...(术语)五欲之乐也。最胜王经一曰:以诸如来断诸欲乐,不取一法。...六、七世纪间南印度之法称著。又称七部量理论。为因明之七部理论,系法称发展陈那论理学之一套著作。全书包括释量论...【出离乐】 p0481 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正信舍家,趣于非家;解脱烦笼居家迫迮种种大苦。名出离乐。...梵语 catvāry upādānāni,巴利语 cattāri upādānāni。取,即执持、执取之意。狭义系指执着之烦恼;广义而言...【心下劣】 p0348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自轻蔑故;名心下劣。...(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大佛顶首楞严咒...
有师言: 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患。此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三车一车,还有一个三界火宅,这两种譬喻。这两个譬...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是一句乐观的、顺其自然的话,大约相当于国语里的...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 正知,在《广论》讲时存正知,就是说在吃饭的时...
第四弃掉悔盖:掉有三种: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谑,坐不暂安。 这个掉有身、口、心三种,看身掉。身好游走。...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是反求诸己的,是绝对平等无私的。然而,由于欠缺教育的缘故,使社会大众无法认识其本来面...法鼓山所推动的心五四运动,是展现人文关怀最主要的重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环保,那是指观念的转变和导正。所谓观...
天女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 下篇:天女散华 |
【加行不善】 p0526 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加行不善?谓依止亲近不善丈夫故;听闻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身语意恶行...
观色乃至识非有显现及虚伪不实显现
浮图
善无覆心由我执成有漏
字相字义
难入
鬼鞭故尸
欲乐
因明七论
出离乐
四取
心下劣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调适四大,除众病的方法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