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举】 p1404 瑜伽三十一卷九页云:云何为举?谓由随取一种净妙所缘境界,显示劝导庆慰其心。...(地名)又作室罗筏。国名。...子题:下事、上事、中下事、中中事、中上事、下下事、下中事、下上事、上下事、上中事、上上事 羯磨疏·立章悬判:...(术语)不疑惑也,闻法信而不疑也。...(名数)十种之所观法,立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五位:十住位十种所观法、十行位十种所观法、十回向位十种所观...梵名 ākā?ānantyāyatana,巴利名 ākāsānacāyatana。又作阿竭禅天、虚空知天、空知天、空无边处地、空无边处...菩萨修殊胜行,应佛所行,得见十佛,了了分明,称为十种见佛。据华严经疏卷五十一离世间品载,十种见佛即:(一)安住...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635~730)唐代华严学者。王族出身,或谓沧州(河北沧县)人。天赋异禀,学无常师,洞精儒释二典,入林泉,远离城...位于辽宁义县西北约十公里处,大凌河对岸之凝灰岩崖壁。为北魏时所造之石窟寺院,乃东北地方最古之佛迹。石窟有六所...(术语)大日如来所说四句之一。大日经百字成就持诵品曰:尔时世尊,又复宣说净除无尽众生界句,流出三昧句,不思议...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么情况呢?魔胜法弱,邪说横行。明明是正法,他给你说成邪的,添加很多,...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
《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记载,莲华有香、净、柔软、可爱等四德,而以之比喻法界真如之常、乐、我、净四德。《华严经》...
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正坐,翻开碗。(图五、图六) 首先将桌上的碗靠近桌子的外沿...杀戒 释名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命,是曰杀生。堕胎胎儿死犯杀戒。自杀亦犯杀戒,与杀人...
我们应该对轮回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以佛陀的智慧观察,生死轮回没有快乐,本质是苦,苦苦指身...今天我要和诸位讲的,是关于佛法的根本特质,其题叫做佛教的根本特质是什么?本此而谈,以免说得太远,而使诸位把握...
白露适合于养肾,古话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这个节气就开始温差大,天气转凉了,所以不要露身,早晚要添衣...
慧乘(唐京师胜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乘。俗姓刘氏。徐州彭城人也。其先炎汉之绪。祖欣梁真前将军琅琊太守。父雅陈兵部郎中。叔祖智强。少出家。陈任广陵大僧正。善闲成论及大涅槃。乘年十二。发心入道。仍事强为师。服膺论席备探精理。十六启强曰。离家千里。犹名在家沙门也。诸广游都郡疏诸耳目。强从之。便下杨都。听庄严寺智[日*爵]法师成实。爰始具戒。即预陈武帝仁王斋席。对御论义词辩绝伦。数千人中独回天眷。至四月八日。陈主于庄严寺总令义集乘。当时竖佛果出二谛外义。有一法师英侠自居擅名江左。旧住开泰后入祇洹。乃问曰。为佛果出二谛外。二谛出佛果外。乘质云。为法师出开泰。为开泰出法师。彼曰。如鸳鸯鸟不住清厕。乘应声曰。释提桓因不与鬼住。彼曰。鸠翅罗鸟不栖枯树。乘折云。譬如大海不宿死尸。于时[日*爵]公处座叹曰。辩才无碍其锋难当者也。躬于帝前赏天柱纳袈裟。由是令响通振邻国斯传。陈桂阳王尚书毛喜仆射江总等。并申久敬咸慕德音。属陈季道离隋风远扇。太尉晋王于江都建慧日道场。遍询硕德。乘奉旨延住。仍号家僧。后从王入朝频蒙内见。时净影慧远。道声扬播。由来不面。因过值讲即申言论。义高词丽声骇听徒。远顾曰。何处吴僧唇舌陵人。复岂逾此。王闻之弥敬其词辩。时慧日创立搜杨一化。并号龙象咸问义门。既爰初盛集法轮肇驾。王乃请乘尽心。言论不有见尊致结。既承资蓄纵辩无前。折关陈款皆倾巢穴。甚称王望。别赏帛百段。暨高祖东巡岱宗銮驾伊洛。敕遣江南吴僧与关东大德升殿竖义。乘应旨首登。命章对论。巧问勃兴切并纷集。纵横骆驿罔弗丧律亡图。高祖目属称扬。群英叹异。开皇十七年。于杨州永福寺。建香台一所。庄饰金玉绝世罕俦。及晋王即位。弥相崇重。随驾行幸无处不经。大业六年。有敕郡别简三大德入东都。于四方馆仁王行道。别敕乘为大讲主。三日三夜兴诸论道。皆为折畅靡不冷然。从驾张掖。蕃王毕至。奉敕为高昌王曲氏讲金光明。吐言清奇闻者叹咽。曲布发于地。屈乘践焉。至八年帝在东都。于西京奉为二皇双建两塔七层木浮图。又敕乘送舍利瘗于塔所时四方道俗百辟诸侯各出名珍。于兴善寺北天门道南。树列胜场三十余所。高幢华盖接影浮空。宝树香烟望同云雾。迎延灵骨至于禅定。佥共请乘开仁王经。华俗士庶正道日登。咸嘉赏赞。十二年于东都图写龟兹国檀像。举高丈六。即是后秦罗什所负来者。屡感祯瑞故用传持。今在洛州净土寺。会隋室分崩唐皇御历。武德四年扫定东夏。有敕伪乱地僧是非难识。州别一寺留三十僧。余者从俗。上以洛阳大集名望者多。奏请二百许僧住同华寺。乘等五人敕住京室。于时乘从伪郑词被牵连。主上素承风问。偏所顾属。特蒙慰抚命住胜光。秦国功德咸归此寺。武德八年。岁居协洽。驾幸国学将行释奠。堂置三坐拟叙三宗。众复乐推乘为导首。时五都才学三教通人。星布义筵云罗绮席。天子下诏曰。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令老先次孔末后释宗。当尔之时相顾无色。乘虽登坐情虑莫安。今上时为秦王。躬临位席。直视乘面目未曾回。频降中使十数教云。但述佛宗光敷帝德。一无所虑。既最末陈唱谛彻前通。乃命宗云。上天下地荣贵所资。缘业有由必宗佛圣。今将叙大致理具礼仪。并合掌虔跪。使师资有据。声告纔竟。皇储以下爰逮群僚。各下席胡跪伫聆逸辩。乘前宣帝德云。陛下巍巍堂堂。若星中之月云云。次述释宗。后以二难双征两教。玄梯广布义网高张。莫不蹑向风驰应机云涌。既而天子回光敬美其道。群公拜手请从弘业。黄巾李仲卿。结舌无报。博士祭酒等。束体辕门。慧日更明法云还布。当又下诏问乘曰。道士潘诞奏。悉达太子不能得佛。六年求道方得成佛。是则道能生佛。佛由道成。道是佛之父师。佛乃道之子弟。故佛经云。求于无上正真之道。又云体解大道发无上意。外国语云阿耨菩提。晋音翻之无上大道。若以此验。道大佛小。于事可知。乘报略云。震旦之与天竺。犹环海之比麟洲。聃乃周末始兴。佛是周初前出。计其相去二十许王。论其所经三百余载。岂有昭王世佛而退求敬王时道乎句虚验实足可知也。仲卿向叙。道者有太上大道。先天地生。郁勃洞虚之中。炜烨玉清之上。是佛之师。不言周时之老聃也。且五帝之前未闻有道。三王之季始有聃名。汉景已来方兴道学。穷今讨古道者为谁。案七藉九流。经国之典。宗师周易。五运相生。既辟两仪。阴阳是判。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谓之神。天地于事可明。阴阳在生有验。此理数然也。不云有道先天地生。道既莫测从何能生佛。故车胤云。在己为德及物为道。殷仲文云。德者得也。道者由也。言得孝在心由之而成也。论衡云。立身之谓德。成名之谓道。道德也者为若此矣。卿所言道宁异是乎。若异斯者不足归信。岂有头戴金冠身被黄褐。鬓垂素发手把玉璋。别号天尊居大罗之上。独名大道治玉京之中。山海之所未详。经史之所不载。大罗既焉有之说。玉京本亡是之谈。言毕下座。举朝属目。此时独据词宗。余术无为而退。一席杨扇万代舟航。可尚可师立功立事。近假叨幸之力。远庇护念之恩也。贞观元年。乘以衔荷特命义须崇善。奉为圣上于胜光寺起舍利宝塔。像设庄严备诸神变。并建方等道场。日夜六时行坐三业。以贞观四年十月二十日。终于旧房。春秋七十有六。门人道璋先奉遗旨。于南山谷口焚之。私敛余灰还于胜光起塔。沙门法琳为制碑文。见于别集。惟乘释蒙据道护法为心。抚物恤穷弥留情曲。而词辩无滞文义俱扬。写送若流有逾宿诵。此之一术殁后绝踪。而身历三朝政移六帝。频升中殿面对天颜。神气消散映彻墙仞。自见英德莫不推焉。又卿士王公妃嫔庶族。皆禀涂香申明供礼。所讲涅槃般若金鼓维摩地持成实等。各数十遍。璋即乘之犹子也。少所恭奉。立性诚悫偏能呗赞。清啭婉约有势于时。每为都讲亦隶伦则。京邑后附多向其尘云。
上篇:明赡(唐终南山智炬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四] | 下篇:智实(唐京师大总持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四] |
【不如法受尸罗律仪】 p0341 显扬七卷十四页云:初不如法受尸罗律仪者:如有一人、或避王逼恼,或避强贼之所逼恼,...
举
室罗伐
羯磨事分九品
无疑
十种所观法
空无边处
十种见佛
四生
李通玄
万佛堂
转他门句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神通跟生死毫不相干
自性中的梅香

五种佛教的莲花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五戒表解

三界无安,思维生死的过患
佛教的根本特质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