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梵语 da?a balā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全一卷。又作梵网经、六十二见经。三国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53)。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旨在显...梵语 karma-savgha。指受具足戒之比丘四人以上,不论凡圣,在同一结界内,行羯磨之作法者。大乘义章卷七(大四四·...(人名)Guṇarata,又作拘那罗他。真谛三藏之别名。译曰亲依。家依。起信论义记上曰:译经纪云:沙(波之误)罗末...资持记·释标宗篇:“缁服,即黑色衣。”(事钞记卷三·六·二)...【赖耶缘境】 第八阿赖耶识所缘之境,为根身、器界、种子。即《唯识三十颂》颂文:‘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中的...Foshen 佛教术语。原指释迦牟尼之生身。释迦入灭后,其弟子们认为佛陀的特质不止在于觉悟,还应具备多种理想的...(术语)大日如来之称,又由大日如来受灌顶者之称。大日经疏三曰:乃至毗卢遮那以本愿故,住于加持世界,普现悲生曼...(术语)立宗因喻三支之比量立也。单曰量。...(譬喻)业犹如绳,缚众生之身而系于三界之牢狱,故曰系。起信论曰:凡夫业系苦。...【首图[馬*犬]那】 或名阅头檀,此云净饭,或翻真净,或云白净。...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
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亲闲聊。当谈到居士时,这位父亲气哼哼的说:自从他信了佛以后,什么家务活也不干,就知道烧香...
佛陀很少给人析梦。析梦就是解梦,对所梦之境的分析。梦有没有根据,对现实有没有某种隐喻意义?凡人有漏有烦恼,故...
在佛陀时代,佛陀与一位外道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公案。有一位外道两手拿着鲜花来见佛,佛就说:你放下。这位外道就把一...
我们看修禅定的人,刚开始修禅定是散乱心,欲界的境界有欲,但是他慢慢慢慢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初禅,他得到初禅的时...一天,佛陀为大众开示摩耶夫人的宿世因缘。佛陀说:无量劫前,曾有毗婆尸如来住世,教化众生。佛灭度后,波罗奈国中...问: 有些寺院办超度大法会,分内堂外堂,里面收费千元或两千元,外面的一百、几十元,请问是否里面钱多功德大,外...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 导师,引导人到菩提正道的就叫导师。因为我们众生都是无...
慧萧(唐蒲州仁寿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萧。俗姓刘。本彭城人。世家徙于许州之长葛。故又为县人焉。奕叶以衣缨称士大夫。十八为书生。聪悟敏达善说诗礼。州郡以明经举之。非其所好。遂入嵩高山求师出家。强识前闻。而以戒行见称。耆旧明达相谓曰。若人如此。必今代之优波离也。开皇初游学邺城博综经律。乃贯练众部偏宗四分。闻泰山灵岩寺幽栖洁行之宅也。乃往从焉。后以和上年衰复还中岳。于时隋祖创业四海为家。故得纵任往还无所拘碍。时龙门沙门明朗。河东持律之最。承萧道声藉甚。不远从之。朗虽年齿隆萧。而卑身礼事。并深相悦服。道合欣然。淹留岁序。请归河曲。萧亦不滞物我。相与同行住于龙门之定林寺。历缘山水居随所好。寻访同志不惮危险。马头山有僧善禅师。聚徒结业从而习定。时还朗寺弘畅毗尼。仁寿中频向黄颊山依岩夏坐。有亡命者因事投焉。不忍遣之留匿经久。后以事发。引萧为侣。所在督课追征赴狱。会朗善俱亡。又兼匿罪。便振锡徂南路经蒲阪。时沙门道积神素道杰等。晋川英彦素与周旋。留连累载。属隋炀坠历法令滋彰。藏匿严科殊为峻刻。萧以许身为道随务东西。名贯久除栖遁幽阻。自中条王屋巨壑深林。无险不登若游庭户。逮中原版荡妖气一乱河东郡丞丁荣。敬服德音招住仁寿。长弘律藏学者肩随。义宁中。被拥西城不亏讲业。及后安静弥崇法会。蒲陕晋绛五众师焉。以贞观十四年终于仁寿。春秋七十有三。自萧服心戒业。演导为宗。友接朋胜时无与贰。每念朗善游好。不觉涕之无从。不能裁止。便登眺而恸。斯重交募善为如此也。曾讲涅槃仅十许遍。犹恨大乘无功。遂玩读华严。于数年间口不辍音文不释手。有请萧为方广讲主。乃止之曰。吾尚未解经意安可讲乎。时以为贞而且谅。又惧误诸后学云。
上篇:玄琬(唐京师普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二] | 下篇:慧满(唐京师普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二] |
指观无量寿经之念佛为宗(念佛三昧)与观佛为宗(观佛三昧)。此系我国净土宗高僧善导所判立之“一经两宗”,即以观...
十力
梵网六十二见经
羯磨僧
拘那罗陀
缁服
赖耶缘境
佛身(buddhakaya)
深秘阿阇梨
立量
业系
首图[馬*犬]那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居士怎样如法修行

梦境对现实有没有某种隐喻的意义

修行第一关,就是看我们放不放得下

不要用无益的苦行来破坏你的色身
恶口的过患
大安法师:寺院办超度,是否捐钱多功德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