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南朝梁武帝时东宫舍人。生卒年不详。因中书范缜不信鬼神、因果,作神灭论,谓形体、精神一体,形体灭,精神亦灭。思...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之大本山。号正法山。住于京都市右京区花园妙心寺町。本为花园天皇(1308~1318 在位)之离宫,...(术语)妄分别事理也。维摩经观众生品曰: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即自利与利他。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小乘之行唯为自利,菩萨之行则兼利他。[无量寿经卷上、赞阿弥陀佛...(一)即九种无为之意。无为者,谓本来恒存,无因缘造作,不为生、住、异、灭四相所迁之实在法。九者即:择灭无为、非...(术语)五浊十恶炽盛之时期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出浊恶世。同普贤劝发品曰:后五百岁浊恶世中。...(流派)即法相宗。以立五性各别故。...(术语)起信论三发心之一。菩萨十行之行成就,而发十回向之心也。起信论义记下末曰:解行发心者,位在十回向,兼取...亦名:别作羯磨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五分云,欲别作羯磨,僧不可和者,当于说戒前作之,以是制众法,僧不敢散故...(一)一生者,谓等觉菩萨无明之惑未尽,尚有一番变易生死,过此一生,即登妙觉果佛之位,所以等觉菩萨称为一生补处。...又作真如缘起。为四种缘起之第三。佛教对于宇宙现象之缘起论,归纳之,有业感缘起、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法界缘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没有体悟到无我(大乘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的人是极苦的。凡夫有苦,却没有苦圣谛,他在苦作恶苦作恶这样的恶性循环...
1、大乐易失察 跟大喜易失言有近似之处,有个成语叫得意忘形,人太得意,欢乐过了头,难免大意失荆州。 2、大喜易失...佛光禅师领导的传灯寺,跟随他参学的徒众甚多。 有一天,佛光禅师开讲禅门真诠以后,徒众甲向禅师禀告道:老师!生...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 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
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可见心量广大,心能包括一切。有句话叫做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又有经典上讲:心外...有一天,佛陀在毗舍离国猕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向诸比丘说法。 过去世中,有一丑陋至极的夜叉鬼,一日,大剌剌地坐在...古谚:饱暖思淫欲。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中国圣贤文化却失传多年,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得一些人丧失了正知正见,对...
过去,有一位居住在山里的人,偷了王家库府中的贵重衣物,逃至远方。国王于是派人四处搜寻,终于逮捕窃贼,并带至国...
慧满(唐京师普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满。姓梁氏。雍州长安人也。父粲历仕隋唐为海叠诸州刺史。满生年素洁履正标宗。慈济含育殆非修学。世俗肴膳见便寒悚。僧仪道具睹即欣仰。年甫七岁即乐出家。二亲素奉佛宗不违其志。父临海州有敕听度。便蒙剃发。随父还京住大兴善。为仙法师弟子。仙名望京邑识悟有从。既道俗洽闻。故父亲付嘱。后携住仁寿宫之三善寺。及大业之始。又住大禅定焉。进戒奉业于智首律师。明慎威仪学门推揖。思择理味以达曙为恒。而勤于政事乐行劝勉。每值立界施。则唱白科举。身先众侣谘考疑议。至于受戒缘集难遮多少。教授独断成不眇然。满乃预令识相。提撕抵掌。致有临机忘逸往往征正。时共重其详审敬其成进也。游讲四方不拘世累。贞观三年。尝于鄜城魏兵曹家别院。讲羯磨法。所居草室忽为火烧。风焰俱盛。将延西及。满索水潠之。因即风回火灭得无烧爇。斯戒德之威。颇难登继。至七年。令造新寺。通选大德。以满行绩前闻。引之令住。其年奉敕令任弘济寺上座。专弘律训奖导僧徒。丞有成规旁流他寺。有集仙寺尼。素无慧解妄有师习。铸老子真人等像私自供养。并广召黄巾在堂庆度。满与诸僧同预斋集。既属此事。公呵止之。连告大德显行摈罚。又追取道像入太原寺改成佛相。用诫余习。昔周赵王治蜀。有道士造老君像而以菩萨侠侍。僧以事闻。王乃判曰。菩萨已成不可坏。天尊宜进一阶官乃迎于寺中。改同佛相。例相似也。又尼慧尚者。侥幸一时宫禁还往。会高祖升遐离宫京置。乃以尚之住寺拟设皇灵。尚即取僧寺为尼所住。事违正敕莫敢致词。满遂构集京室三纲大德等二百余人。行于摈黜云。自佛法流世。未有尼众倚官势力夺僧寺者。既是非法宜出众外。不预四众还往及诸法事。若有与尚众言论者。亦同此罚。制令既行是非自显。慧尚不胜其责。连诉东宫并诸朝宰。有令遣詹事杜正伦解其摈事。僧众既集多从情议。满曰。殿下住持正法。慧满据法情理。今则违理附情。此则规模一乱。摈本治罪。罪仍未悛。据此而详未敢闻旨。便捉坐具逡巡而退。时众惧加威权。便同解摈。满闻之叹曰。余伴既少难可重治。且不同解。示知乖相耳。尚后谢过。满终不顾。及驾巡东部。下敕李众在前。满集京僧二百人诣阙陈谏。各脱袈裟置于顶上。拟调达之行五法。举朝目瞩不敢通表。乃至关首重敕方回。常安弘济集徒讲说。成匠晚秀有邻声釆。又愿生安养。浴僧为业。学安公之芳绪也茕茕恻恻兢兢自厉。以贞观十六年四月二十日遘疾。知当后世。敕出什物并属三宝。正坐绳床自加其膝。召诸寺众人各执别。气从下上渐至于心。言晤答对初无昏昧。暖气至口奄尔而终。春秋五十有四。焚于终南龙池寺侧。余骸并化惟舌不灰。更足薪火经于累宿。色逾鲜赤。遂瘗于山隅。京师净住寺惠昂。为之铭颂。见于别集。制四分律疏二十卷。讲四十余遍。
上篇:慧萧(唐蒲州仁寿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二] | 下篇:慧进(唐箕山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二] |
指刻有“佛法僧宝”四字之印,意在祈祷三宝之加护。为日本禅宗寺院所用。形状或方或菱或圆,字体亦不限于篆、隶、梵...
曹思文
妙心寺
虚妄分别
二利
九无为
浊恶世
五性宗
解行发心
说戒前别作羯磨
一生
如来藏缘起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修净土法门要发起出离心

品古人六戒,修宠辱不惊
我还有你啊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观心的下手功夫
慈心化嗔心
婚外情、一夜情的九大害处
